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如何治疗高血压和治疗高血压的四个原则,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用药需择时
人的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而是按着一定规律波动的。人在睡眠时,血压可大幅度下降。如果白天忘记服降压药,到了晚上临睡前才服药,则有可能使血压在夜间降得太低,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因此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在致命的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中,约有40%的人与低血压有关。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宜在睡前服药。人在白天的血压升高与睡觉醒来和醒后的活动有关。许多研究表明,上午8~11时和下午3-5时左右人的血压最高,出血性脑中风的好发时间是上午10肘。一般的药物在进人人体半小时后才开始起效,2~3小时后药效最高。因此,上午7时和下午2时是高血压患者服药的最佳时间。此外,患者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即起床后服药。如果中午不休息,则可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
2、服药需终生
高血压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继发性高血压是某种疾病(肾病、脑血管及内分泌疾病等)的基础上引发的,一旦病因被去除,患者的血压即可恢复正常,不需要终生服药。而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目前还无法被根治,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现实生活中,有些高血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血压接近正常后就擅自停药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由于停药后患者的血压可重新升高,即使升得不是很高,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经数日多次测量血压高于150/95毫米汞柱的患者,或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上下,但有肥胖、血脂异常、患有糖尿病等情况的患者也要坚持终生服药。
3、血压要稳定
血压不稳定可导致器官受损,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保证血压稳定,最好选用能降低血压波动性的降压药,但至今这方面的研究尚很欠缺。目前,患者能做到的就是避免人为地造成血压不稳定,即应定期监测血压,尽量使用长效降压药,逐渐淘汰短效降压药,并根据自己血压的高低来调整药物的剂量。由于长效制剂的价格比较昂贵,不利于普及,一些价格便宜而药效较好的中效降压药(每日服1~2次),如尼群地平、安替洛尔等已受到了多数患者的青睐。这也是较好的选择。
4、降压要达标
为使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处于稳定状态,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时最好使用长效制剂,即每天服用一次,任何时间均可(最好还是早晨起床后),但要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国外一些大规模的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每降低10~14毫米汞柱和舒张压每降低5~6毫米汞柱,可使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率分别降低约40%和16%。我国的几项临床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9毫米汞柱和舒张压每降低4毫米汞柱,可使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生率分别降低约36%和3%。因此,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最新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更明确地说,目标血压是138/83毫米汞柱。若血压未达到这一目标,患者就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加大药量、联合用药、更换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