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其中位于河南商丘的下游河道,因其沧海桑田的改造奇迹备受关注。勤劳智慧的故道人用肩膀挡住风沙和灾荒,让大荒丘变成了青纱帐。
今日的黄河故道,已成为果海绿洲——湿地、湖泊、森林密布,俨然一座屹立在大地上的“水长城”,被国家水利部确认为黄河故道湿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曾经繁华的渡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一条害河,自秦汉以来,平均三年两次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给商丘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1128年,南宋为防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道,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夺淮河下游入海。明万历年间工部尚书潘季驯,采用“束水攻沙以水治水”方略,动用了5万民工历时16年,修筑了南北两条大堤,结束了黄河之灾。1855年,清朝黄河又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县境)铜瓦厢决口改道,再次摆回到北面,也就是现在的河道——北流入渤海。黄河改道之后,南北两道大堤就成了黄河故堤。
在黄河还流经商丘的时候,商丘梁园区的刘口乡成为因水而兴的“水旱码头”,它以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金道口,银马牧,不如刘口一晌午”的繁华渡口。
如今,走进刘口,可见这里的集市依旧繁华,至今保存完好的南会馆是山东商贾聚会议事的地方。同时,这里还是我国大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出生地,刘口以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在黄河上。
黄河改道后,在刘口形成了一个黄河故道天然湖泊。湖泊水草丰美,野生鱼类丰富,野生鸟类众多,原始生态完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是商丘市民郊游活动的首选之地。
黄河故道商丘段就起于梁园区刘口乡,西至李庄乡郑阁村,北与山东曹县接壤,南依明清黄河故道大堤,东西长26.7公里,南北宽2~5公里,规划总面积645平方公里,由国家森林公园中心园区、天沐苑景区(刘口乡境内)和天泉湖景区(李庄乡境内)等三大景区共20多个景点组成。
黄河故堤在梁园区境内曲折蜿蜒40多公里,平均高出地面10~30米,构成了独特的黄河故道“悬河”景观,被旅游界专家称之为“古老的水上长城”,故堤外良田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道路阡陌,绿树成行,林茂粮丰,一派田园风光。
“鬼见愁”大变身
改道山东的黄河留下的沙滩和沼泽一度成为当地人口中的“鬼见愁”——白茫茫、野荒荒,三里无人,五里无村,一碗水半碗黄沙汤,种庄稼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人们只能在灾荒饥饿中苦撑。作为一个水利资源,过去它发挥着水利效益,如今变成故道,如何利用这里的水资源成了上世纪黄河故道改造之初的焦点问题。为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和传播精神文明,商丘市委、市政府就把这里定位为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风味美食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区。
在旅游区的打造过程中严禁破坏性的开发建设,防止生态旅游区中的城市化倾向,采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维护水域系统、人文系统的典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景区清洁、优美、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在黄河故道主要景区天沐湖风景区的建设过程中,还坚持呼唤绿色文明的社会目标。
规划之初,景区就调动农民参与景区的建设,与周边农民共同开发、互惠互利,即堤角线以上的可耕地每占用一亩每年包赔600斤小麦,堤角线以下滩地每占一亩每年包赔200斤小麦,全部以现金结算,资金从门票管理费中列支。这样既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又使景区开发一开始就进入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景区的建设因此也得以顺利进行。目前,在天沐湖的南端有以田园风光和渔猎养殖为特色开展的乡村旅游,大大提高了景区周边农民的经济收入。
甘心做一条水草
黄河故道湿地水利风景区在保留原基地树木和绿化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改造,并通过推坡理水营造地形,模拟大自然的湿地、溪流、树林、花田、草地等自然环境,引入乡土树种,游人就在大自然中亲身体验生活环境,进行生态观察。在景区又设置盆景区、奇石园、花田,水中森林、湿地植物园、疏林草地、森林氧吧,打造了一个可观可感的湿地生态浏览区。
从古城商丘出发,沿黄河故道东进,便是长达100多公里的茂密森林,密林深处,是一个个天然阶梯式湖泊,像一面面镜子镶嵌在这条绿色的玉带上。湖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鸭逐鱼跃、水鸟翻飞,湖边湿地芦苇繁茂、百草丰美。以前这里布满沙丘和荒滩,现在竟然是林茂粮丰、碧水蓝天,游客会发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做好了准备,就等四方来宾见证黄河故道沧海桑田的变迁。
在天沐湖湖心,水深数米,却可清晰地看见湖底的水草。这让人不禁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泛舟天沐湖,你会感觉自己就像一条水草,沐浴在清新的自然河湖中。忽然之间,见一群野鸭在湖里漫游,闪出一片明亮的波光,飞向湖面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