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口炎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性疾病。
溃疡性口炎好发于婴幼儿。患者发生溃疡性口炎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烦躁、发热、拒食、淋巴结肿大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则会造成其病情加重,使其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等并发症。溃疡性口炎的发生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
溃疡性口炎的症状有疼痛、发热、口腔黏膜充血等。
1.疼痛
患者发生溃疡性口炎的情况时,炎症因子可对其口腔黏膜产生刺激,使其出现口腔黏膜炎性病变的情况,从而导致其出现局部疼痛的症状。
2.发热
患者患有溃疡性口炎时,机体内的炎性物质可使其出现应激反应,对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影响,患者此时则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3.口腔黏膜充血
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现炎性溃疡性病变时,其可能会出现局部黏膜和血管异常扩张的情况,患者此时可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肿胀。
溃疡性口炎主要是由于病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不洁可诱发溃疡性口炎。
一、基本病因
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链球菌等病原菌时,可造成其口腔黏膜发生炎性病变,炎症因子可不断对其口腔黏膜产生刺激,从而导致其出现溃疡性口炎的情况。
二、诱发因素
患者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时,细菌可不断在其口腔中滋生和繁殖,使其口腔黏膜出现炎性反应,进而诱发溃疡性口炎的发生。
溃疡性口炎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口腔黏膜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时,需要及时去医院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减轻其口腔黏膜充血的情况。
2.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高热、口腔糜烂的表现时,应当立刻降低体温,减少溃疡的数量,有助于缩短病程,使其获得良好的预后。
3.引起并发症
患者出现脱水、酸中毒等表现时,需要立即补充水和电解质,改善其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促进其病情的恢复。
溃疡性口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加强口腔护理,维持口腔卫生,使用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溶液漱口,有助于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二、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碘甘油、红霉素软膏等药物,减轻其口腔内的炎症反应,促进溃疡面的修复,防止其出现溃疡面增大的情况。
2、全身用药
患者应当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防止炎症扩散,从而缩短病程。
溃疡性口炎日常应注意皮肤护理、卫生护理、生活护理等。
1.皮肤护理
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时,应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尽量穿棉质的衣服,避免穿化纤材质的衣物,防止其出现局部皮肤闷热、潮湿的情况。
2.卫生护理
患者平常还需要注意口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漱口,避免细菌滋生,不要食用过烫的食物,减少其口腔受到的刺激。
3.生活护理
患者平时还应当定时开窗通风,维持居室环境健康,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气干燥的季节需要及时使用加湿器,保持温湿度适宜。
预防溃疡性口炎的方法有维持口腔卫生、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肠道疾病等。
1.维持口腔卫生
家长日常生活中应该对孩子的奶瓶、奶嘴等奶具进行清洁和消毒,有助于维持其口腔卫生,防止其出现溃疡性口炎的情况。
2.加强体育锻炼
家长平时还应当增加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适当进行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预防溃疡性口炎的发生。
3.积极治疗肠道疾病
孩子患有慢性腹泻时,应该及时通过治疗减少其腹泻的次数,防止其因为腹泻次数过多而出现脱水的情况。
溃疡性口炎的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患者可以通过体格检查了解其口腔中溃疡的数量、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有助于了解病情的基本情况,确诊溃疡性口炎。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以根据其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判断其是否存在感染的情况。
2、涂片检查
对患者病变部位的分泌物进行涂片检查时,可以根据分泌物在显微镜下的形态明确感染的病原菌,确定治疗方案。
3、病原体培养
患者进行病原体培养时,可以通过菌落的特征明确致病菌,不仅可以确诊疾病,还能够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