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肿瘤一般是指细胞异常增生和分化形成的新生物,无浸润和转移的能力。
良性肿瘤在临床上没有特定的患病对象。患者发生良性肿瘤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局部肿块、疼痛、出血、溃疡、乏力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未及时进行系统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其病情持续发展,对周围的组织产生压迫,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良性肿瘤的发生主要与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内分泌失调等原因有关。
良性肿瘤的症状有肿块、疼痛、溃疡、出血等。
1.肿块
肿瘤细胞不断生长形成新生物,新生物生长在患者的体表或浅表位置时,其可能会出现局部肿块的症状,病变部位还会出现扩张或增粗的静脉。
2.疼痛
肿块持续增大,对患者的末梢神经或神经干产生刺激或造成压迫时,可使其出现疼痛的症状,疼痛的性质为刺痛、隐痛、烧灼痛等。
3.溃疡
肿瘤的生长速度过快时,可能会出现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肿瘤出现缺血、坏死的情况,引发溃疡形成。
4.出血
肿块与体表和体外相通时,易出现破溃和血管损伤、破裂的情况,血液可从损伤的血管部位流出,使其出现出血的症状。
良性肿瘤的形成是外界因素和内界因素的共同作用,具体如下:
一、外界因素
1、化学因素
患者长期接触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烷化剂以及亚硝胺类有害化学物质时,有害物质可不断在其体内蓄积,促进细胞的异常增殖,从而导致其出现良性肿瘤的情况。
2、生物因素
患者感染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幽门螺杆菌等病原菌后,病原微生物可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引发良性肿瘤形成。
3、不良的生活方式
患者日常生活中大量饮酒或吸烟时,酒精、煤焦油等物质可对其食管、气管、胃黏膜等组织造成刺激,使其局部出现良性肿瘤。
二、内界因素
1、遗传因素
部分良性肿瘤具有遗传易感性,患者的亲属患有结肠息肉病、乳腺良性肿瘤时,可造成其患病的风险增加。
2、内分泌因素
患者出现内分泌失调的情况时,可引起雌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紊乱,刺激机体细胞的异常增生,此时则会形成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器官功能受到影响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体表或浅表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时,需要及时通过检查明确肿瘤的来源和性质,以便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2.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出血、溃疡等表现时,应该立刻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控制肿瘤的生长,减少血液的流失。
3.器官功能受到影响
肿瘤组织对周围的组织或器官造成压迫或引起管腔阻塞时,应该立刻解除压迫,促使管腔的功能恢复正常。
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患病期间应该尽量保持情绪稳定,了解良性肿瘤的相关知识,正确看待疾病,有助于促进其病情的恢复。
2.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进行良性肿瘤切除术将病变的肿瘤组织切除,防止肿瘤组织的体积增大,引起压迫症状;对于卵巢交界性囊腺瘤、口腔增生性疣状白斑等疾病需要适当扩大切除范围。
3.放射治疗
患者可以对良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产生的能量缩小肿瘤组织的体积,控制激素的分泌,加快病情的恢复。
良性肿瘤日常应注意适当运动、调整饮食结构、术后护理等。
1.适当运动
患者平时可以适当进行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恢复,维持机体的健康。
2.调整饮食结构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保证饮食清淡,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禁忌烟酒、浓茶、咖啡等。
3.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需要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卫生,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手术部位沾水,防止其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
预防良性肿瘤的方法有做好防护措施、戒除不良嗜好、治疗感染性疾病等。
1.做好防护措施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尽量避免接触放射线或有毒的化学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良性肿瘤的患病率。
2.戒除不良嗜好
人体需要戒除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有助于减少不良刺激,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预防良性肿瘤的形成。
3.治疗感染性疾病
人体患有慢性感染性疾病时,需要及时就医,通过治疗减轻炎症反应,以免其出现细胞变异的情况,形成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的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内镜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1、视诊
患者进行视诊检查时,能够发现体表和浅表部位的肿块,了解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基本情况。
2、触诊
对患者进行和触诊检查时,可以明确肿瘤肿瘤表面的温度、硬度、活动度等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患者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时,其可能会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黏液血便、血尿等情况,有助于初步诊断疾病。
2、血清学检查
对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进行血清学检查时,如果发现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则可以初步诊断疾病。
3、流式细胞分析术
对肿瘤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倍体类型以及DNA指数进行分析时,能够了解肿瘤细胞的分化情况,明确肿瘤的恶性程度。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可以对病变的部位进行定位,初步确定肿瘤的性质。
2、超声检查
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能够对囊性和实质性肿块进行诊断,了解其病情的基本情况。
3、放射性核素显像
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显像时,可以对甲状腺肿瘤、骨肿瘤、肝肿瘤等疾病进行诊断。
四、病理学检查
对病变的组织或细胞进行病理活检时,可能会在显微镜下发现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确诊良性肿瘤。
五、内镜检查
使用腔镜和内镜对患者的空腔脏器、腹腔、纵膈肿瘤进行观察时,能够明确疾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