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淋巴瘤主要是指腺上皮构成的一种口腔唾液腺良性肿瘤。
腺淋巴瘤好发于嗜好烟酒的40-70岁的中老年人群,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发生腺淋巴瘤的情况时,其腮腺部位可能会出现无痛性肿物,肿物的质地较为柔软,有一定的弹性,如果患者不及时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则会导致腺淋巴瘤出现恶变的情况。腺淋巴瘤病因不明,该疾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电离辐射、自身免疫等原因有关。
腺淋巴瘤的症状有无痛性肿物、肿块忽大忽小、局部肿胀疼痛等。
1.无痛性肿物
患者发生腺淋巴瘤的情况时,其腮腺部位可能会出现无痛性肿物,肿物的质地较为柔软、光滑,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2.肿块忽大忽小
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时,可能会对其腮腺组织产生刺激,导致其出现腮腺肿块忽大忽小的症状。
3.局部肿胀疼痛
患者肿瘤内的淋巴样间质组织发生继发感染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局部组织炎症性病变的情况,患者可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
腺淋巴瘤病因并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发育异常、吸烟、辐射等原因有关。
1.遗传因素
腺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患者的亲属患有腺淋巴瘤时,可导致其发生腺淋巴瘤的风险增加。
2.发育异常
患者处于胚胎时期时,如果腮腺和腮腺内的淋巴组织同时发育,则会造成腺体组织移行至其淋巴组织中,发生肿瘤性病变,形成腺淋巴瘤。
3.吸烟
临床研究表明,吸烟可能会引发腺淋巴瘤的形成,吸烟史的长度与患者发生腺淋巴瘤的概率有关。
4.辐射
患者长期受到电离辐射的照射时,可能会引起染色体突变,从而导致其发生腺淋巴瘤的可能性增大。
腺淋巴瘤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淋巴结转移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的腮腺后方出现肿块时,应该及时去医院接受相关检查,有助于及时明确肿块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病情加重
患者腮腺后方的肿块忽大忽小时,表示其可能存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应该立刻减轻其上呼吸道的炎症反应,以免病情加重。
3.淋巴结转移
腺淋巴瘤恶变后,向患者的面部淋巴结转移时,需要立刻通过治疗肿瘤肿瘤细胞的转移,防止其出现预后不佳的情况。
腺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发生腺淋巴瘤的情况时,应该尽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其出现口腔感染的情况。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顺铂注射液、卡铂注射液等药物,有助于破坏肿瘤细胞的复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控制病情的进展。
3.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进行区域性腮腺切除术,将病变的组织切除后,能够保留大部分的腮腺功能;患者还可以采用选择性颈清扫术的方法清扫其颈部淋巴结,避免肿瘤细胞向邻近的组织扩散。
4.放射治疗
患者还可以进行放射治疗,放射线产生的能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预后不佳的情况。
腺淋巴瘤日常应注意病情监测、戒烟戒酒、加强营养等。
1.病情监测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观察其手术部位是否存在红肿、渗液等不适症状,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
2.戒烟戒酒
患者平时应该严格控制酒精和烟草的摄入,减轻酒精和煤焦油对其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产生的刺激,促进伤口的恢复。
3.加强营养
患者术后需要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适当多吃鸡蛋、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进食生蒜、芥末等刺激性的食物。
预防腺淋巴瘤的方法有避免长期接触放射线、戒烟、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避免长期接触放射线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接受放射线照射,放射科工作者应该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其发生腺淋巴瘤的情况。
2.戒烟
吸烟可能会导致人体发生腺淋巴瘤的风险变大,严格戒烟可以减少其受到的不良刺激,降低腺淋巴瘤的患病率。
3.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人体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应该及时去医院治疗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腺淋巴瘤的发生。
腺淋巴瘤的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可以在其腮腺后看到、触摸到肿块,明确肿块是否与皮肤粘连,患者是否存在面神经麻痹的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患者进行CT检查时,能够明确肿块的位置、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肿块的基本情况。
2、MRI检查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患者进行该项检查时,能够清楚地显示血管的影像,明确腺淋巴瘤的病变范围。
3、超声检查
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能够看到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肿块,肿块后方可能会出现回声增强的表现,肿块内部回声较低且回声分布不均匀,呈现为网格状。
三、病理学检查
对患者病变部位的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时,能够根据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和结构表现,确定肿块的性质、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