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基底细胞癌一般是指来源于患者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属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
皮肤基底细胞癌好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群。患者发生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情况时,病变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出现丘疹或结节,可能会伴有脱屑、溃疡、结痂等表现;如果患者未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则会导致其出现出血、远处转移等情况。根据组织形态可以将皮肤基底细胞癌分为结节溃疡型、浅表型、色素型以及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等多种类型。
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类型较多,疾病类型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结节溃疡型
患者发生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的情况时,可造成其病变部位的皮肤出现淡红色丘疹或结节,质地坚硬、呈现为透明状,结节表现有扭曲扩张的毛细血管。肿瘤体积增大时,肿瘤周围可出现卷曲或啮齿状溃疡病变。
2.浅表型
患者的疾病类型为浅表型时,局部皮肤可出现粉红色的斑块,斑块边界不清晰,可能会伴有脱屑、溃疡、结痂等表现。
3.色素型
患者患有色素型皮肤基底细胞癌时,病变部位可出现黑褐色色素沉着,皮损中央呈现为点状或网状分布。
4.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
患者出现硬斑病样或纤维化型病变时,可能会出现单发、大小不一、稍隆起于皮肤的硬化性斑块,斑块周围可出现不规则的浸润性病变。
皮肤基底细胞癌病因并不明确,可能是遗传因素、长期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等原因引起的。
1.遗传因素
患者的亲属中有皮肤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的病人时,可造成其患皮肤基底细胞癌的风险增加。
2.长期紫外线照射
患者暴露部位的皮肤长期受到紫外线照射时,可造成其局部皮肤的DNA出现异常改变,从而导致其出现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情况。
3.电离辐射
患者长期受到电离辐射时,可能会引起相关细胞出现癌前病变,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引发皮肤基底细胞癌形成。
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发生远处转移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局部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丘疹、结节时,需要尽早去皮肤科就诊,通过各种检查明确病因。
2.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发热、溃疡等不适症状时,应该立刻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体温,减轻其局部疼痛的症状。
3.发生远处转移
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向其肺部组织转移时,应当立即通过治疗控制癌细胞的转移,帮助改善其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
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物理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防晒,尽量减少紫外线的直接照射,防止其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2.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进行病灶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切除病变部位的皮肤,以免癌细胞向其淋巴结转移;患者还可以采用皮肤移植术,缩小瘢痕的面积,从而改善患者的皮肤外观。
3.放射治疗
患者可以进行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产生的能量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组织的体积,延缓病情的进展。
4.物理治疗
患者可以进行冷冻疗法,利用液氮产生的低温冻死癌细胞,使其病变部位的皮肤坏死、脱落,从而促进其病情的恢复。
皮肤基底细胞癌日常应注意皮肤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定期随访等。
1.皮肤护理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皮肤护理,保证手术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其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
2.保持情绪稳定
患者平时还需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家属应该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出现恐惧、自卑等不良情绪。
3.定期随访
患者结束治疗后,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随访观察,有助于医生及时了解其病情的恢复或进展情况。
预防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方法有做好防晒措施、遵医嘱用药、定期体检等。
1.做好防晒措施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好防晒措施,外出时需要涂抹防晒霜、穿防晒衣、撑遮阳伞,有助于减少紫外线照射,预防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生。
2.遵医嘱用药
人体平时应该严格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避免擅自更换药物的剂量,防止其出现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情况。
3.定期体检
对于直系亲属患有皮肤恶性肿瘤的人体,应当定期去医院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皮肤表现的异常情况。
皮肤基底细胞癌的诊断方法有视诊、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
1.视诊
对患者进行视诊检查时,可看到其局部皮肤存在淡红色的丘疹、结节等组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2.皮肤镜检查
患者进行皮肤镜检查时,可发现其病变部位的皮肤存在树枝状血管、扩张的毛细血管、蓝灰色卵圆形巢或小球以及聚集点、枫叶状、环状和轮辐状结构等特征性表现。
3.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皮损进行组织病理活检时,如果发现真皮内有癌细胞聚集形成的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癌巢、癌巢外部有呈栅栏状排列的癌细胞时,一般可以确诊皮肤基底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