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憩室主要是指膀胱黏膜通过患者的膀胱壁肌层,向外膨出形成袋状结构的一种疾病。
膀胱憩室好发于男性。膀胱憩室主要是先天发育异常、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出现膀胱憩室的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排尿困难、腹部包块、两段尿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膀胱憩室,则会出现膀胱憩室结石、膀胱憩室癌等并发症。
膀胱憩室的症状有尿频、两段尿、腹部包块等。
1.尿频
膀胱憩室合并尿路感染时,病原微生物可不断对膀胱黏膜造成刺激,导致膀胱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引发尿频的症状。
2.两段尿
膀胱憩室可造成患者的膀胱出口梗阻,排空膀胱后,膀胱憩室内的尿液可能会反流至膀胱内,使其出现两段尿的症状。
3.腹部包块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膀胱憩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腹部包块的症状,同时伴有腹痛的症状。
膀胱憩室可能是先天发育异常、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造成的。
1.先天发育异常
患者处于胚胎时期时,输尿管和膀胱连接部位的肌肉发育异常时,可能会导致其出现膀胱憩室的情况。
2.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尿液排出不畅,大量尿液在膀胱内积聚时,可造成膀胱内的压力升高,容易形成膀胱憩室。
3.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病变造成患者的膀胱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导致膀胱内的压力升高,膀胱壁肌层断裂造成膀胱黏膜向外膨出时,可出现膀胱憩室的表现。
膀胱憩室的就医指征是体检发现异常、出现相应症状、引起并发症等。
1.体检发现异常
患者体检发现膀胱壁上有异常的囊腔形成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尿频、尿急、两段尿等不适症状时,需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改善膀胱憩室的病情,缓解排尿不适症状。
3.引起并发症
患者未及时处理膀胱憩室,导致其出现膀胱憩室结石、膀胱憩室癌等并发症时,应当立刻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膀胱憩室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出现尿意时,及时排尿,用乐观的心情面对膀胱憩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手术治疗
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膀胱内憩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等手术,改善膀胱的功能,有助于促进膀胱憩室康复。
3.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要求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地尼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杀灭细菌,控制感染的情况。
膀胱憩室日常应注意病情监测、饮食护理、术后护理等。
1.病情监测
患者应该注意观察尿频、尿急等症状是否好转,若经过系统的治疗后,病情仍未好转,甚至加重,建议及时告知医生。
2.饮食护理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喝水,直至尿液清亮,保证饮食营养丰富,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改善膀胱憩室的病情。
3.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需要注意多休息,定期更换纱布或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干净,避免沾水,防止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
预防膀胱憩室的方法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习惯、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人体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勤排尿,出现尿意时,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防止膀胱憩室形成。
2.调整饮食习惯
人体平时可以适当多吃菠菜、胡萝卜、青菜等新鲜的蔬菜,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增强体质,预防膀胱憩室。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人体患有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时,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采取处理措施,以便尿液正常排泄,避免出现膀胱憩室的情况。
膀胱憩室的诊断方法是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等。
1.超声检查
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能够发现膀胱侧方和后方的囊性暗区,若排尿后,囊性暗区变小,一般提示膀胱憩室发生。
2.膀胱镜检查
患者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了解憩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情况,明确憩室的开口,有助于诊断膀胱憩室,同时能够判断憩室内有无结石或肿瘤。
3.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患者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时,能够根据造影剂的分布情况,了解膀胱的病变情况,通常可以发现充满造影剂的囊袋结构,与膀胱相通,判断病情的轻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