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切换】
热门城市
  • 北京
  • 上海
  • 深圳
  • 广州
  • 杭州
  • 重庆
  • 南京
  • 武汉
  • 成都
  • 天津
  • 西安
  • 东莞
  • 苏州
  • 佛山
  • 珠海
  • 厦门
  • 济南
  • 郑州
  • 宁波
  • 长沙
  • 昆明
  • 合肥
  • 青岛
  • 无锡
  • 中山
  • 汕头
  • 江门
  • 更多>
网站浏览访问次数:627049
漫生活养老服务平台
养老院、适老化产品、适老化装修、助老上门服务
咨询热线
13342876698
查百科> 疾病预防大全 > 肠息肉病 > 详情

肠息肉病

时间:2024-03-28 16:45:31
概述

  肠息肉病一般是指肠息肉,肠息肉主要是指突出于患者肠黏膜表面的隆起状赘生物,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可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

  年龄增长时,肠息肉的发病率增加,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发生肠息肉的情况时,可导致其出现排便习惯改变、黏液便、血便、排便次数增多、腹痛、消瘦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病情加重,使其出现肠套叠、肠梗阻等并发症。肠息肉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的。

症状

  肠息肉病的专业名称是肠息肉,肠息肉的症状有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腹痛、消瘦等。

  1.排便习惯改变

  患者患有肠息肉时,可造成肠腔狭窄,食物残渣无法顺利被排出,滞留时间较长可造成水分丢失,导致大便干结,使其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的症状。

  2.大便性状改变

  食物残渣与息肉产生摩擦时,易引起肠黏膜损伤,血液和黏液可黏附大便,促使患者出现大便性状改变的症状。

  3.腹痛

  肠息肉导致患者出现肠套叠的情况时,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则会引起肠梗阻,使其出现腹痛的症状。

  4.消瘦

  肠息肉出现损伤,导致肠道慢性出血时,易造成慢性贫血,患者此时则会出现消瘦的症状。

病因

  肠息肉病的医学术语是肠息肉,肠息肉主要是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的,饮食不当、代谢异常可诱发本病。

  一、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患者的一级亲属患有肠息肉时,其可能会遗传相关的致病基因,导致患者患病的风险增加。

  2、慢性炎症刺激

  患者患有慢性炎性肠道疾病时,炎症因子可对其肠黏膜上皮产生刺激,造成肠黏膜损伤,引起肠息肉。

  二、诱发因素

  1、饮食不当

  患者长期食用过多高脂肪的食物时,可促进胆汁的分泌,造成肠道内次级胆汁酸浓度增加,引起肠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和分裂,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肠息肉的情况。

  2、代谢异常

  患者体内脂肪的代谢出现异常时,可导致身材肥胖,使其患肠息肉的风险变大。

就医

  肠息肉病是肠息肉的别名,肠息肉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腹痛、大便带血等不适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尽早确诊疾病。

  2.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消瘦、面色苍白等表现时,考虑与贫血有关,应该尽早就医,通过治疗可以减少出血,改善贫血。

  3.引起并发症

  患者出现肠梗阻、肠套叠等并发症时,应该立刻就医,解除梗阻,使其肠腔的功能恢复正常,缓解不适。

治疗

  肠息肉病是指肠息肉,肠息肉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控制烟酒的摄入,保持情绪乐观,保证充分的休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大便排出。

  2.药物治疗

  肠息肉一般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若出现感染的情况,则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杀灭细菌,控制感染。

  3.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通过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抑制息肉的生长,改善肠腔狭窄的情况,促进病情恢复;患者还可以采用直肠结肠切除术的方法切除病变的肠管,避免病变范围扩大,导致病情加重。

日常

  肠息肉病在临床上一般称为肠息肉,肠息肉患者日常应注意定期体检、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1.定期体检

  患者结束治疗后,应该定期去医院体检,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还可以早期发现癌变,及时治疗疾病。

  2.营养均衡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西蓝花、蘑菇等食物,尽量少吃肥肉、奶酪等高脂肪的食物。

  3.保持良好的心态

  患者患病期间还需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适当释放压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预防

  肠息肉病即肠息肉,预防肠息肉的方法有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排便、治疗肠道疾病等。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健康人群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三餐规律、少食多餐,避免过饥或过饱,以免影响胃肠道的功能,诱发该疾病。

  2.定时排便

  健康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定时排便,减少食物残渣对肠黏膜产生的刺激,预防肠息肉的发生。

  3.治疗肠道疾病

  当机体患有肠道炎症性疾病时,应该积极治疗该疾病,控制肠道的炎症反应,防止出现肠息肉。

诊断

  肠息肉病主要是指肠息肉,肠息肉的诊断方法有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X线钡剂灌肠等。

  1.直肠指检

  对患者进行直肠指检时,能够发现位于直肠部位的息肉,结束检查后,可见指套染血。

  2.大便隐血试验

  患者进行大便隐血试验时,若结果为阳性,则提示其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应进行进一步检查。

  3.结肠镜检查

  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时,能够清楚地观察肠黏膜的病变情况,做出肠息肉的诊断。

  4.X线钡剂灌肠检查

  患者进行X线钡剂灌肠检查时,可以根据钡剂的充盈缺损情况明确肠道息肉的位置,但是发生在直肠下段和直径<1cm的结节易漏诊。

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有症状出现患者请遵医嘱服药,切勿盲目使用。
扫描二维码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