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主要是指发生在患者非哺乳期的一种乳腺炎症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慢性乳腺炎好发于30-40岁的经产妇。患者发生慢性乳腺炎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发热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则会造成其炎症进一步扩散,从而导致其出现乳漏的情况。慢性乳腺炎的发生主要与急性乳腺炎治疗不及时、乳汁排空不及时、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原因有关。
慢性乳腺炎的症状有乳房肿块、乳房疼痛、发热等。
1.乳房肿块
患者发生慢性乳腺炎的情况时,可导致其出现乳房肿块的症状,肿块的质地较为坚硬,与周围的组织边界不清。
2.乳房疼痛
患者患有慢性乳腺炎时,炎症因子可不断对其乳腺组织产生刺激,导致其乳腺组织出现炎症性病变,患者此时则会出现乳房疼痛的症状。
3.发热
炎症因子进入患者的血液中时,可形成致热源,对其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刺激,使其出现体温调定点上移的情况,从而导致其出现发热的症状。
慢性乳腺炎主要是由于治疗不及时、乳汁未排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
1.治疗不及时
患者发生急性乳腺炎的情况时,如果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则会造成其病情迁延不愈,病程延长,从而导致其出现慢性乳腺炎的情况。
2.乳汁未排空
患者未及时将乳房内的乳汁排空时,可能会造成乳汁淤积,易形成细菌的培养皿,反复出现感染的情况,进一步引发慢性乳腺炎形成。
3.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患者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时,其可能会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无法抵抗细菌的入侵,患者此时也会发生慢性乳腺炎。
慢性乳腺炎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乳房肿块、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应该及时去普外科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进一步检查,以便及时确诊疾病。
2.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等表现时,需要立刻进行系统地治疗,尽快降低体温,减轻其寒战的症状,避免病情加重。
3.引起并发症
炎症浸润患者乳房表面完整的皮肤,导致其出现乳漏的情况时,应该立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其预后不佳的情况。
慢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发生慢性乳腺炎的情况时,应该坚持每天用温水擦洗其乳房部位的皮肤,尽量穿着透气、宽松的内衣。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有助于减轻其乳房部位感染的情况,改善其乳房疼痛的症状。
3.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采用切开引流术的方法引流脓液,促进乳腺肿块的消除,减轻其局部胀痛的症状;患者还可以进行乳腺扩大根治术,切除乳腺肿块及周围正常的组织,防止其因为残留病灶而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
4.中医治疗
患者可以采用针灸和按摩的方式对其肩井、乳根、天溪等穴位进行针灸,随后对乳房进行按摩,促进乳汁的排出,有助于排空乳房,控制感染。
慢性乳腺炎日常应注意科学饮食、自我检查、清洁乳头等。
1.科学饮食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保证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肥肉、猪板油、奶酪、奶油等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
2.自我检查
患者平时应该注意观察乳房,出现乳房大小不对称、乳头回缩等情况时,应该及时矫正,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3.清洁乳头
患者每天哺乳前和哺乳结束之后应该用温水清洗乳头,清除乳痂,减少污垢残留,以免细菌反复滋生,从而导致其病情加重。
预防慢性乳腺炎的方法有排空乳汁、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急性乳腺炎等。
1.排空乳汁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及时排空乳汁,以免乳汁淤积,使其局部出现炎症病变,引发慢性乳腺炎的形成。
2.注意个人卫生
人体平常还应该注重个人卫生,保持乳房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滋生细菌,防止其出现慢性乳腺炎的情况。
3.积极治疗急性乳腺炎
人体发生急性乳腺炎的情况时,应该到医院接受治疗,控制炎症反应,缩短病程,降低慢性乳腺炎的患病率。
慢性乳腺炎的诊断方法有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磁共振检查、乳腺导管镜检查等。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慢性乳腺炎的常规检查项目,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能够早期发现乳房部位出现的肿块,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2.乳腺钼靶检查
患者进行乳腺钼靶检查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乳腺组织呈现为非均匀性密度增高的情况,存在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之间边界不清的肿块。
3.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时,能够明确乳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密度等情况。
4.乳腺导管检查
患者进行乳腺导管镜检查时,可以观察其乳腺导管是否通畅、有无肿块及其乳腺导管管壁有无炎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