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瘤主要是指患者肝动脉和分支血管壁异常扩张而形成的肿瘤性病变。
肝动脉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而且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发生肝动脉瘤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呕血、黑便、黄疸、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未进行系统的治疗,则会造成其病情加重,使其出现门脉高压症、微动脉栓塞等并发症。根据肝动脉瘤的发病部位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肝内型和肝外型。
肝动脉瘤的症状有疼痛、出血、黄疸、发热、食欲不振等。
1.疼痛
患者发生肝动脉瘤的情况时,肿瘤组织可能会牵拉肝包膜,或对周围的组织产生压迫,从而导致其出现局部疼痛的症状。
2.出血
肝动脉瘤破裂时,血液可从破损的血管处流出,使其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情况,患者此时可出现呕血、便血、头晕、休克等症状。
3.黄疸
肝动脉瘤对患者的肝管和胆总管造成压迫时,可造成胆汁淤积,使其出现黄疸的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皮肤瘙痒、尿液颜色改变等。
4.发热
肝动脉瘤导致患者出现胆道感染或肝动脉炎的情况时,可使其局部出现炎症性病变,患者此时则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5.食欲不振
肝动脉瘤进入患者的门静脉,使其出现门脉高压的情况时,可引起消化不良,使其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不适症状。
肝动脉瘤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胆道感染、医源性创伤、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有关。
1.先天发育异常
患者出现先天性肝动脉结构发育异常的情况时,可造成其肝动脉出现损伤和变性,从而导致其出现肝动脉瘤的情况。
2.胆道感染
患者出现胆道感染的情况时,炎症因子可对其肝动脉及分支血管产生刺激,使其出现局部血管异常扩张的情况,进而引发肝动脉瘤的形成。
3.医源性创伤
患者手术过程中出现肝动脉损伤的情况时,可造成其局部出现血肿、血栓机化的情况,患者此时也会出现肝动脉瘤的表现。
4.动脉粥样硬化
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时,可能会引起脂类物质沉积,造成纤维组织增生,使其发生肝动脉瘤的风险增加。
肝动脉瘤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腹部疼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时,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尽早明确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四肢湿冷、呕血等表现时,应该立刻控制其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防止出血量过多,导致其出现休克的表现、
3.引起并发症
患者出现微动脉栓塞、门脉高压症等并发症时,应当立刻对其进行救治,清除血管内的栓子,恢复正常的血循环。
肝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患病期间应该尽量卧床休息,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如打羽毛球、踢足球、跑步等,防止其出现肝动脉瘤破裂的情况。
2.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采用动脉瘤结扎术,阻断肝动脉瘤的血液供应,使其缺血、坏死,防止动脉瘤破裂;患者还可以进行动脉栓塞术,堵塞肝动脉瘤的供血通道,防止肝动脉瘤的瘤壁受到高压的冲击。
肝动脉瘤日常应注意定期复查、合理安排饮食、术后护理等。
1.定期复查
患者患病期间应遵医嘱定期去医院复查,有助于医生及时观察肝动脉瘤的生长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促进病情的恢复。
2.合理安排饮食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适当多吃红薯、藜麦等食物,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尽量少吃汉堡、炸鸡等油炸的食物。
3.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应该保持穿刺部位及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辅料,局部出现出血的症状时,立刻进行加压止血。
预防肝动脉瘤的方法有避免胆道感染、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摄入足够的饮水量等。
1.避免胆道感染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胆道感染,防止其出现肝动脉和分支血管异常的情况,从而预防肝动脉瘤的发生。
2.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人体平时应该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水平,维持良好的血管弹性,减少脂类物质的沉积,降低肝动脉瘤的患病率。
3.摄入足够的饮水量
人体平常需要摄入足够的饮水量,保证每日饮水量至少2.5升,以免其出现胆道结石,诱发肝动脉瘤的形成。
肝动脉瘤的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触诊检查时,可以初步判断肿块的大小,了解其是否存在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不适症状。
二、影像学检查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可以观察其肝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了解其病情的基本情况。
2、CT血管造影检查
患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的目的是,明确肝动脉瘤的部位、形态、毗邻关系以及肝动脉瘤的生长情况。
3、动脉造影检查
患者进行动脉造影检查时,可以对其肝动脉及侧支循环情况进行评估,有助于确诊肝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