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肉瘤主要是指起源于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肝脏恶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肝血管肉瘤好发于60-70岁的老年人,以男性患者居多。患者发生肝血管肉瘤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腹胀、消瘦、乏力、体重下降、食欲不振、黄疸、腹水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则会造成其病情持续加重,从而导致其出现高钙血症、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肝血管肉瘤主要是由于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细胞增生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肝血管肉瘤的症状涉及腹部、肺部以及全身等多个部位,具体如下:
1.腹部
患者发生肝血管肉瘤的情况时,肿瘤组织可对其肝脏及周围的组织造成压迫,从而导致其出现右上腹部疼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2.肺部
患者病情加重,造成癌细胞转移至其肺部组织时,可造成其肺功能下降,使其出现咳嗽、胸痛、喘鸣、呼吸困难等症状。
3.全身
癌细胞消耗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时,可导致其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进而使其出现乏力、易疲劳、体重减轻、消瘦、发热、黄疸等症状。
肝血管肉瘤主要是由于接触化学物质、细胞异常增生、先天性发育异常、肝脏疾病、癌细胞转移等。
1.接触化学物质
患者长期接触氯乙烯、二氧化钍等化学物质时,可造成其体内抑癌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出现肝血管肉瘤的情况。
2.细胞异常增生
患者出现肝窦内皮细胞和窦周间隙纤维组织异常增生的情况时,异常增生的细胞可与毛细血管内皮形成粘连,进而形成肉瘤细胞,引发肝血管肉瘤形成。
3.先天性发育异常
患者出现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异常的情况时,可能会引起间质细胞异常增殖,使其出现肝血管瘤的相关表现。
4.肝脏疾病
患者患有肝损伤、肝硬化等疾病时,可刺激肝窦细胞的异常增生,形成肿瘤组织,进一步导致肝血管肉瘤的形成。
5.癌细胞转移
患者其他部位的癌细胞转移至其肝血管内时,可能会造成其肝血管出现癌性病变,形成肝血管肉瘤。
肝血管肉瘤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腹部疼痛、腹胀等消化道不适症状时,应该尽早去医院的肝胆外科就诊,根据病因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脾肿大、消瘦等表现时,应当立刻寻求医生的帮助,控制肝血管肉瘤的生长,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
3.引起并发症
患者出现高钙血症、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时,需要立刻拨打120,对其进行抢救治疗,改善患者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肝血管肉瘤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防止其出现过于劳累的情况,对疾病的恢复产生影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等药物,针对性杀灭体内的癌细胞,减少对周围正常细胞造成的伤害。
3.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采用肝动脉栓塞术,阻断肝动脉的血液供应,促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促进病情的恢复;患者还可以进行肝移植术,使其肝功能恢复正常,改善患者乏力、发热等不适症状。
4.放射治疗
患者还可以采用放射疗法,使用高能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抑制癌细胞的繁殖,控制病情的进展。
肝血管肉瘤日常应注意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等。
1.科学饮食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摄入牛奶、鸡蛋、豆腐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机体补充营养,尽量少吃烧烤、麻辣烫等刺激性的食物。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平时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生活作息,禁止熬夜,保证充分地休息,以免身体过于劳累。
3.适当运动
患者平常可以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够放松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肝血管肉瘤的方法有做好防护措施、遵医嘱用药、积极治疗肝脏疾病等。
1.做好防护措施
人体由于工作需要长期接触氯乙烯、二氯化钍等有害物质时,应该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有助于预防肝血管肉瘤的发生。
2.遵医嘱用药
人体患病期间应该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更换药物或增加药量,防止其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情况,从而诱发肝血管肉瘤形成。
3.积极治疗肝脏疾病
人体患有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时,应该及时去医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定期体检,降低肝血管肉瘤的患病率。
肝血管肉瘤的诊断方法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其存在肝区叩击痛、肝脾肿大、腹水等阳性体征,有助于辅助诊断肝血管肉瘤。
二、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患者进行腹部CT检查时,能够看到其肝脏存在占位性病变;增强CT则可以看到钙化的表现,提示其可能患有肝血管肉瘤。
2、血管造影检查
患者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时,可以发现其肝血管存在异常的形态,肿瘤组织中央有放射状透光区,周边呈现为持续染色状态。
三、病理学检查
对患者肝脏病变的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时,如果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中心性生长、边界不清的多发性结节,则可以确诊肝血管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