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癌是发生在阑尾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比较少见。
阑尾癌主要包括类癌、腺癌,起病较为隐匿,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子宫内膜异位症、致癌物质刺激等有关。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有右下腹疼痛、肿块、便秘、腹胀等症状,与慢性阑尾炎较为相似。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因为阑尾癌早期诊断困难,容易发生腹腔转移,因此整体预后较差。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需要定期就医随访观察,避免抽烟、饮酒。
阑尾癌根据类型可以分为阑尾类癌、阑尾腺癌,不同的类型症状有所区别。
1、阑尾类癌
急性发作时会类似阑尾炎,表现为右下腹疼痛。黏液性类癌患者可在右下腹触及肿大的包块。当阑尾类癌侵及盲肠、回肠、乙状结肠等部位时,患者会有肠梗阻表现。
2、阑尾腺癌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无症状,少数为右下腹包块或急性肠梗阻症状,如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痛、呕吐等。极少数患者会有肠道出血、肠套叠等症状。
阑尾癌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其他神经内分泌瘤、炎性肠病等因素有关。
1、遗传
阑尾癌具有家族性,若家族中有阑尾癌病史,其直系亲属患病率会较正常人高。
2、其他神经内分泌瘤
阑尾类癌是神经外胚层来源的肿瘤,起源于阑尾黏膜上皮下嗜银细胞,又称为嗜银细胞瘤。
3、炎性肠病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导致病变肠上皮细胞发育不良及细胞恶变,部分患者会导致阑尾炎性受累,诱发恶变。
阑尾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若患者有明显的右下腹疼痛,症状持续不能好转时,需要及时就诊普外科接受检查。
其次,若患者有明显的腹痛、右下腹包块,伴有无痛性血便、排便次数增加等症状时,也要及时就医。若突然出现腹部阵发性绞痛、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时,需要立刻就医。就诊后,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方式进行确诊。
阑尾癌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剧烈运动。
阑尾癌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
1、手术治疗
阑尾类癌直径<1cm且局限在阑尾没有转移时,行阑尾切除术即可。如果直径>2cm,已经侵及阑尾系膜、根部已经侵及盲肠时,需要进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阑尾腺癌恶性程度高,容易向回盲部及结肠浸润,并沿淋巴结途径转移,确诊后需要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2、化学药物治疗
对于阑尾腺癌可以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等药物治疗,利用肿瘤细胞对化学药品的高敏感性,选择性杀灭肿瘤。
阑尾癌患者要注意术后护理、生活管理、做好病情监测等。
1、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需要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道蠕动。早期可以在床上进行躯体运动,再适当进行上下肢活动。术后24小时可以在家属协助下适当进行床边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腹部手术切口受到牵拉,出现渗血。
2、生活管理
日常生活中避免吸烟、饮酒。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为主,可以增加鱼虾肉蛋、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
3、做好病情监测
术后24小时内需要监测患者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如发现明显异常,需要及时通知床位医生。
饮食规律、积极治疗阑尾炎、定期参加体检等方式可以降低阑尾癌的发病率。
1、饮食规律
日常避免过饥、过饱进食,三餐要规律,可以少食多餐。减少油炸、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2、积极治疗阑尾炎
阑尾炎治疗以手术为主,急性阑尾炎诊断尚未肯定时或慢性阑尾炎可以通过非手术方式治疗。保守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行手术切除病变阑尾。
3、定期参加体验
有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就医完善体格检查,方便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疾病时可以尽早治疗,以免其出现癌变。
可以通过腹部彩超、腹部CT、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式诊断阑尾癌。
1、腹部彩超
若发现腹部有明显回声团,病灶特征与阑尾周围脓肿相似时,怀疑阑尾癌的可能性较高,但是早期诊断难度较大。
2、腹部CT
阑尾正常直径为6mm,腹部CT检查发现阑尾直径超过15mm时对判断阑尾肿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理检查可用于阑尾肿瘤的确诊,类癌的癌细胞呈团巢状或小岛状排列,形态及大小均一直,主要分布于黏膜下或肌层。腺癌腺管排列紊乱,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细胞坏死及侵袭性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