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扩张症主要是指患者的局部胆管存在原发性异常扩张的情况,病变可发生在其胆道系统的任意部位。
胆管扩张症好发于婴幼儿,女性的患病率一般高于男性。患者发生胆管扩张症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腹部包块、黄疸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造成其病情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其出现复发性胆管炎、胆道结石、门静脉高压症等并发症。
胆管扩张症的症状有腹痛、腹部包块、黄疸等。
1.腹痛
患者发生胆管扩张的情况时,可能会造成其胆管通道排出不畅,引起胆汁淤积,胆总管增粗,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痛的症状。
2.腹部包块
胆汁淤积可造成患者的胆囊形成囊肿样的肿块,逐渐充满患者的整个腹部,进而使其出现腹部包块的症状。
3.黄疸
胆管扩张症造成患者体内的胆红素分泌出现异常时,其可能会出现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的情况,患者此时则会出现黄疸的症状。
胆管扩张症病因不明,可能与胰胆管合流异常、胆管梗阻、肝憩室异位等原因有关。
1.胰胆管合流异常
患者的Oddi括约肌不再控制胰胆汇合部时,其可能会出现胰液和胆汁逆流的情况,引发胰胆管合流异常,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胆管扩张症的情况。
2.胆管梗阻
患者出现胆管梗阻的情况时,可造成其囊内的压力增大,使其出现胆管异常扩张的情况,囊内压力与胆管扩张程度成正比。
3.肝憩室异位
患者出现肝憩室异位的情况时,可导致其腹胰与背胰之间的距离延长,引起胆总管变长,促使患者出现胆总管狭窄的情况,进而引发胆管扩张症形成。
胆管扩张症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体检时,发现自己可能存在胆管扩张的症状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尽早确诊,制定诊疗方案。
2.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黄疸、发热等表现时,需要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减少胆红素的分泌、降低体温,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3.引起并发症
患者出现复发性胆管炎、门静脉高压症等并发症时,应当立刻就医,控制其胆管内的炎症反应,缓解患者局部疼痛的症状。
胆管扩张症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保持心情愉悦,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自暴自弃,不利于病情恢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等药物,有助于减轻其胆管内的炎症反应,降低胆管炎的发作次数。
3.手术治疗
胆管扩张症具有癌变倾向,患者确诊疾病后,可以进行总胆管囊肿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将病变的组织切除,防止其出现癌变的情况;患者出现严重梗阻性黄疸、病变胆管穿孔等情况时,可以进行胆汁引流术,有助于减轻其胆道梗阻的情况。
胆管扩张症日常应注意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科学饮食、保持心情愉悦等。
1.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防止过于劳累,有助于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病情恢复。
2.科学饮食
患者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紫甘蓝、菠菜、猕猴桃、苹果等。
3.保持心情愉悦
患者平常应该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以免对疾病的恢复造成不良的影响。
预防胆管扩张症的方法有科学运动、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1.科学运动
人体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进行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增加热量消耗,增强体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胆管扩张症的概率。
2.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虽然无法预防胆管扩张症,但是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控制人体病情的发展,避免癌变。
3.积极治疗原发病
人体出现胆管炎、胆管上皮异常增殖等情况时,应该及时到医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其出现胆管扩张症的情况。
胆管扩张症的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可以了解其身体和腹部的基本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肿瘤标志物检查
患者进行CA19-9检查时,能够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对确诊肿瘤性病变有辅助诊断的意义。
2、血常规检查
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以根据其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水平,判断其是否存在感染的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能够看到扩张的胆管,明确扩张胆管的直径和病变范围,有助于确诊疾病。
2、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是确诊胆管扩张症的重要检查方法,但是该检查的成像质量易受到患者呼吸屏气的影响。
3、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检查能够看到扩张的胆管,患者的胆管内呈现为水样密度;如果发现其胆管壁存在不规则增厚的情况时,一般表示有癌变的可能。
四、其他检查
患者进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时,能够清楚地看到梗阻近端胆管树的情况,在局部进行置管后,可以对淤积的胆汁进行引流,从而减轻胆道感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