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血肿一般是指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情况时,血液进入其硬脑膜下腔并形成血凝块。
车祸、摔倒、打击伤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颅脑外伤的情况时,可造成其颅内出血,血液进入患者的硬膜下腔后可在此积聚形成血凝块,引发硬膜下血肿形成。硬膜下血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颅内出血类型。随着病情的发展,血肿可逐渐增大,对患者周围的脑组织造成压迫,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不适症状。
硬膜下血肿包括急性硬膜下血肿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病情不同,临床症状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急性硬膜下血肿
部分患者发生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情况时,可出现昏迷的症状;少数患者出现急性颅脑损伤后,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清醒期,病情发展导致其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下降时,患者可再次昏迷。血肿形成造成患者颅内压升高时,其可表现为头痛、呕吐、瞳孔大小不等、颈项强直等。
2.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起病较为隐匿,患者发生颅脑损伤后数周症状才比较明显,血肿对其周围的脑组织产生刺激时,患者可表现为头晕、认知功能受损、情感淡漠、嗜睡、偶发癫痫、轻度偏瘫等。
引发硬膜下血肿的主要原因是颅脑外伤,服用抗凝药物、脑萎缩等因素可诱发硬膜下血肿。
1.颅脑外伤
患者的头部受到外力直接或间接的暴力时,可造成其颅内动静脉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颅脑下腔形成血凝块时,患者可发生硬膜下血肿。
2.服用抗凝药物
患者长期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药物时,可导致其出现自发性出血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硬膜下血肿。
3.脑萎缩
患者发生脑萎缩的情况时,可造成其颅脑内的代偿空间增大,血液不易凝聚,进一步导致患者发生硬膜下血肿的风险增加。
硬膜下血肿的就医指征是存在颅脑外伤史、出现相应症状、症状加重等。
1.颅脑外伤史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颅脑外伤史同时伴有烦躁、头痛等异常表现时,患者应该及时就医,防止血肿增大。
2.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持续性头晕、情感淡漠、认知功能受损等疑似硬膜下血肿的表现时,需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3.症状加重
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其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肢体无力等症状时,患者应该立即就医。
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
1.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甘油果糖注射液等药物,有助于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患者还应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逆转抗凝。
2.手术治疗
患者还可以采用手术的方式清除血肿,改善患者头痛、头晕等症状,手术方法有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
3.其他治疗
医生还可以对患者进行保守观察,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监测,并对其进行连续脑成像检查和头部CT检查。
硬膜下血肿日常应注意定期复查、避免头部外伤、控制基础病等。
1.定期复查
患者应该遵医嘱定期复查,有助于了解其病情的恢复情况,防止患者发生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复发的情况。
2.避免头部外伤
患者日常生活中运动或外出时,应该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头部外伤,防止其病情进一步加重。
3.控制基础病
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性疾病等基础病,其应该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等,防止基础病引起疾病复发。
预防硬膜下血肿的方法有注意出行安全、注意药物的使用、改善脑血管痉挛等。
1.注意出行安全
人体出行时应该正确佩戴头盔、系好安全带等,防止其出行时出现头部损伤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发生硬膜下血肿的情况。
2.注意药物的使用
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人体发生自发性出血的情况,其应该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加药。
3.改善脑血管痉挛
人体发生脑萎缩的情况时,其可以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情况,降低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概率。
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方法是询问病史、头颅CT检查、头部MRI检查等。
1.询问病史
通过问诊,医生可确定患者存在外伤史,同时存在头痛、头晕、嗜睡、肢体无力等不适症状。
2.头颅CT检查
头颅CT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检查方式,患者发生硬膜下血肿的情况时,可见高密度的新月形积血影超过半球凸面或等密度新月形病灶组织导致患者发生大脑表面变形的情况。
3.头部MRI检查
头部MRI检查颅内出血相对于头颅CT检查而言更加敏感,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判断其是否存在脑实质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