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息肉一般是指发生在患者肛管内腔上皮的隆起性病变。
肛门息肉是指由于遗传因素、饮食不当、慢性刺激等原因引起的,生长在患者肛管黏膜表面的带蒂肿物,肿物的形状一般是圆形或类圆形,质地较为柔软,可移动。根据息肉的病理特点进行分类,可分为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等,患者患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其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等不适症状。
肛门息肉的症状有便血、息肉脱垂、肠道刺激症状等。
1.便血
粪便与息肉摩擦造成息肉黏膜损伤时,患者可出现便血的症状;如果患者排便时对息肉造成挤压导致息肉脱落,患者的出血量一般比较大。
2.息肉脱垂
患者肛门处的息肉组织体积较大或息肉的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作用,其肠黏膜可受到牵拉,从而导致息肉逐渐与肌层分离,造成息肉脱垂。
3.肠道刺激症状
患者肠蠕动对其肛门处的息肉组织造成牵拉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等肠道刺激症状。
肛门息肉可能是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的。
1.遗传因素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性,家族中有人患腺瘤性息肉时,其他人患病的可能性一般比较高。
2.基因突变
患者体内的APC等位抑癌基因功能丧失或突变时,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可消失,从而引发腺瘤性息肉形成。
3.慢性炎症刺激
炎症细胞长期对患者的肠黏膜产生刺激,可造成肠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殖、细胞凋亡减慢,从而形成肛门息肉。
肛门息肉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无法明确息肉性质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无痛性便血、息肉脱垂、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时,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检查。
2.病情加重
长期便血导致患者出现皮肤黏膜苍白、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3.无法明确息肉性质
患者无法判断息肉组织的性质时,其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作出明确的诊断。
肛门息肉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密切观察其便血的情况,出现大量便血的症状时,应该及时汇报医生。
2.药物治疗
患者发生腺瘤性息肉的情况时,其应该遵医嘱使用舒林酸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减轻其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
3.手术治疗
患者还可以采用手术的方式将息肉组织摘除,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手术方法有息肉手法摘除术、经肛门息肉切除术等。
肛门息肉日常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适当运动等。
1.调整饮食结构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适当多吃韭菜、芹菜等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尽量减少胡椒、辣椒等辛辣食物的摄入。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患者还应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应保持注意力集中,尽量不要看手机、报纸等,防止其排便时间过长。
3.适当运动
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蠕动、控制体重、增强体质等。
预防肛门息肉的方法有定期筛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钙的摄入等。
1.定期筛查
有结肠癌或腺瘤性息肉家族史的人群,其应该早期进行肠镜筛查,有助于早发现和早治疗。
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体还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控制体重。
3.增加钙的摄入
人体还应该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有助于增加钙的吸收,降低肠息肉和结肠癌患者出现新的息肉组织的风险。
肛门息肉的诊断方法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1.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肛门进行视诊或指检时,可观察到其肛门处凸起的息肉组织或触摸到其肛管处出现的凸起物。
2.实验室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判断其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的情况;患者进行大便潜血试验可发现其大便出血的情况,可以对其进行早期干预。
3.特殊检查
肛镜和直肠镜检查是肛门息肉较为重要的检查和复查方法,进行该项检查能够清楚地观察到息肉组织存在的部位、息肉组织的大小和形态等。
4.病理学检查
医生对可疑恶性的息肉组织进行镜下活检,并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变组织的细胞形态可以判断息肉的病变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