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损伤是指心脏组织遭受暴力刺激导致心肌、心包等出现损伤,可见于任意人群。
临床上根据损伤的类型将心脏损伤分为钝性心脏损伤、穿透性心脏损伤,通常是由于撞击、挤压、锐器穿刺等原因引起,患者可出现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若大量出血,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眩晕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心脏损伤通常会出现胸痛、呼吸急促、心悸、失血性休克等症状。
1、胸痛
心肌组织出现损伤、坏死,会释放酸性物质,刺激周围神经,引起胸痛,部分患者胸骨后可出现绞窄样疼痛。
2、呼吸急促
心脏损伤导致心功能下降,易引起心力衰竭,导致肺循环淤血,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3、心悸
心肌血供减少,引起缺血缺氧,心率代偿性增快,患者可自觉心悸、心慌。
4、失血性休克
若心脏大血管损伤,可引起大出血,失血过多导致失血性休克,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
心脏损伤通常是由高空坠落、交通事故、锐器穿刺等引起。
1、高空坠落
若由高处坠落,胸部与地面出现撞击,可导致心脏组织出现损伤。
2、交通事故
发生交通事故时,胸部受到外力冲击,导致心脏受到压迫,引起心脏损伤,严重者肋骨可出现损伤,骨折断端可加重心脏损伤。
3、锐器穿刺
若使用针具、刀具时不小心刺入胸壁,或心导管治疗时操作不当,可能会误伤心脏,均会引起心脏损伤。
当胸部遭受暴力后出现疼痛、呼吸异常、心悸、大量出血等情况,或受到锐器穿刺,需要及时就医。
当胸部受到暴力冲击后,局部未出现开放性创面,但后期出现疼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存在心脏损伤,需要就医;若胸部遭受的暴力较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短期内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且大量出血,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诊治;若胸部受到尖锐物品的穿刺,局部出现开放性创口,需立即就医治疗。
心脏损伤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胸闷气促者给予氧气支持,并监测心率、血压等体征,观察病情进展。
2、药物治疗
疼痛严重者可使用布洛芬缓释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并建立静脉通道,通过静脉输液或输血维持血容量,避免出现失血性休克。
3、手术治疗
通过心脏破裂修补术修补心脏裂口,控制出血,避免病情加重。
心脏损伤日常应该注意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
1、合理饮食
日常膳食需营养均衡,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限制酒精的摄入,严格戒烟,不可暴饮暴食。
2、科学运动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但不可过度劳累,以防加重心脏负担。
3、保持情绪稳定
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治疗信心,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大幅波动,若出现难过、焦虑等情绪,可与家人朋友及时倾诉。
心脏损伤可通过加强胸部防护、遵守规则制度、避免接触锐器等进行预防。
1、加强胸部防护
若进行危险作业,可穿戴专业的防护道具保护胸部,降低损伤出现的风险。
2、遵守规则制度
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出现交通事故,工作时遵守安全生产守则,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以防心脏损伤。
3、避免接触减弱物品
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刀具、剪刀、针具等物品,将其放置在安全场所,避免损伤心脏。
心脏损伤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1、体格检查
观察胸部,若局部存在损伤,且伴有疼痛、气促、呼吸困难等表现,可能存在心脏损伤。
2、实验室检查
测量血液中心肌酶水平,若出现增高,提示心肌损伤,并可了解损伤程度。
3、心电学检查
通过观察心电图,了解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脏结构异常等情况,可综合上述结果做出诊断。
4、影像学检查
进行CT检查、X线检查等观察胸骨结构,判断胸骨是否出现骨折,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