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切换】
热门城市
  • 北京
  • 上海
  • 深圳
  • 广州
  • 杭州
  • 重庆
  • 南京
  • 武汉
  • 成都
  • 天津
  • 西安
  • 东莞
  • 苏州
  • 佛山
  • 珠海
  • 厦门
  • 济南
  • 郑州
  • 宁波
  • 长沙
  • 昆明
  • 合肥
  • 青岛
  • 无锡
  • 中山
  • 汕头
  • 江门
  • 更多>
网站浏览访问次数:627129
漫生活养老服务平台
养老院、适老化产品、适老化装修、助老上门服务
咨询热线
13342876698
查百科> 疾病预防大全 > 股疝 > 详情

股疝

时间:2024-03-28 16:45:31
概述

  股疝是一种由于疝囊通过股环向卵圆窝突出的疾病。

  股疝的发生于解剖结构有一定关联,当患者频繁咳嗽、打喷嚏等造成腹内压增高时,便会将薄弱点的腹膜组织向下推动从而进入股管中,此时便会形成股疝。患者可有明显腹股沟疼痛、坠胀感,发生嵌顿后还会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恶心呕吐等症状。

  当患者出现股疝后,应注意卧床休息和个人保暖措施,避免剧烈运动或受凉加重腹内压,若出现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就诊。

症状

  股疝症状有腹股沟坠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发热以及腹部压痛等。

  1.腹股沟坠痛

  当患者出现股疝后,由于局部疝囊的影响,患者的腹股沟区域便会出现明显坠胀、疼痛症状。

  2.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随着病情发展,当股疝发生嵌顿时,局部疼痛可加重,并且患者可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胀等肠梗阻的症状。

  3.发热以及腹部压痛

  若嵌顿未解除甚至出现肠管缺血坏死时,患者可有明显发热、腹部压痛等腹膜炎的症状。

病因

  股疝主要是由于解剖结构特殊而引起,腹内压增高一般也会诱发股疝的形成。

  一、基本原因

  股疝好发于女性,通常情况下股环位于骨盆底部,而女性骨盆较宽、较平坦,并且周围韧带组织相对薄弱,因此腹内器官很容易将薄弱点的腹膜向下推从而形成股疝。

  二、诱发因素

  若女性长期不注意保暖或存在支气管炎症等,都会造成反复咳嗽,此时腹内压便会有所增高从而诱发股疝的形成。

就医

  股疝就医指征包括腹股沟区肿物、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痛或发热等。

  1.腹股沟区肿物

  若患者腹股沟出现异常肿物并伴有坠胀或疼痛感时,日常生活可能会受限制,此时应注意及时就医。

  2.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若患者短期内反复出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并且存在腹胀、恶心呕吐等情况时,也应及时就医。

  3.腹痛或发热

  当患者出现异常腹痛或发热,同时存在腹股沟区红肿的情况,应及时就诊并干预。

治疗

  股疝可以通过使用疝带、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方法治疗。

  1.使用疝带

  股疝病情较轻或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白天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法还纳疝内容物,休息时可以使用疝带阻止疝块突出。

  2.腹腔镜手术

  存在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可以遵医嘱进行腹腔镜手术,疼痛较轻、恢复较快,并且手术并发症较少。

  3.开腹手术

  若患者股疝病情相对较重,可以遵医嘱进行开腹进行疝修补术,妥善处理疝囊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将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等组织进行缝合从而缓解病情。

日常

  股疝日常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定期监测病情等。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严格戒烟酒,并注意纠正便秘,防止增加腹内压导致病情加重。

  2.合理饮食

  患者平时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并以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饮食为主,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3.定期监测病情

  股疝患者平时还应做好自身病情监测,若出现腹股沟区疼痛、发热等现象时,应及时就诊。

预防

  股疝可以通过合理饮食、积极控制慢性咳嗽、定期体检等方法预防。

  1.合理饮食

  患者平时应注意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红薯、萝卜等,能够有效预防便秘从而降低股疝发病率。

  2.积极控制慢性咳嗽

  若存在慢性咳嗽的患者,应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片、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枇杷止咳颗粒等药物止咳,防止腹内压持续增高。

  3.定期体检

  患者平时应注意定期检查,若出现腹股沟区肿痛,应及时就诊并干预,防止发生股疝。

诊断

  股疝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同时还可以结合临床症状辅助诊断。

  1.体格检查

  若患者遵医嘱进行体格检查发现腹股沟区存在肿块,并且在站立、行走、劳动时出现,有助于诊断疾病。

  2.影像学检查

  患者进行CT检查或X线检查时发现腹股沟区存在明显肿块并且与腹腔内容物相通时,有助于诊断股疝。

  3.临床症状

  当患者出现腹股沟疼痛、坠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时,通常也能够辅助诊断疾病。

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有症状出现患者请遵医嘱服药,切勿盲目使用。
扫描二维码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