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肠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患者大部分的小肠被切除后,肠道的有效吸收面积减少而引起的营养吸收障碍性疾病。
短肠综合征一般无特定的发病人群。患者发生短肠综合征的情况时,可导致其出现腹泻、营养不良、厌食、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贫血、尿路结石等并发症。短肠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肠扭转、肠系膜血管形成、腹内外疝绞窄等原因引起的。
短肠综合征的症状有腹泻、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
1.腹泻
患者发生短肠综合征的情况时,小肠对食物的吸收面积减少,肠内容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变短,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泻的症状。
2.水电解质紊乱
患者长期存在腹泻的症状时,可造成其体内的水分和碱性肠液丢失过多,引起电解质紊乱,患者可表现为皮肤弹性下降、精神萎靡、尿量减少、厌食等。
3.营养不良
患者的小肠过短可导致其出现营养吸收障碍的情况,引发营养不良,患者可表现为消瘦、毛发干枯、蜡黄等。
不同类型的短肠综合征病因也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一、成人短肠综合征
1.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发生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时,可造成其肠道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肠黏膜缺血、坏死,从而引发短肠综合征的形成。
2.克罗恩病
患者的克罗恩病反复发作时,可造成其病变的肠道溃疡情况加重,将患者发生溃疡部位的肠道切除后,易引起短肠综合征。
3.肠癌
患者发生小肠癌的情况时,癌症可向其健康的肠道扩散,患者需要将存在癌细胞的肠道切除,控制病情进展,此时其也可能会发生短肠综合征。
二、儿童短肠综合征
1.先天性小肠闭锁
患者发生先天性小肠闭锁的情况时,食物无法顺利通过小肠排出体外,医生将患者闭锁的小肠切除后,可造成其肠道变短,进一步导致其发生短肠综合征的情况。
2.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患者存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情况时,进食后易发生肠管堵塞的情况,可造成其肠管逐渐缩短,形成短肠综合征。
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肠道感染导致患者的小肠结肠发生坏死的情况时,医生可能会切除其坏死的肠管,使其肠管的长度变短,吸收的营养不足时,可发展成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短肠综合征的相应症状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控制病情进展。
2.病情加重
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其出现消瘦、体重下降、头发枯黄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3.引起并发症
长期腹泻和营养不良导致患者出现尿道结石、贫血、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时,应该立即去医院治疗。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保证良好的情绪,适当进行散步、八段锦等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复方地芬诺酯片等药物,能够抑制患者的肠道蠕动,延长食物在其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加强肠黏膜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轻腹泻;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抑制胃液的分泌,减轻胃液对其胃黏膜造成的损伤。
3.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采用小肠移植手术进行治疗,促使其小肠功能恢复正常,增加肠道的吸收,减轻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
短肠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病情监测等。
1.合理膳食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摄入,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进食不洁的食物而引发急性胃肠炎。
2.科学运动
患者应该多休息,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但是不能剧烈运动。
3.病情监测
患者应该遵医嘱定期复查,平时要注意病情变化,出现腹泻加重、体重下降速度加快等情况时,需及时告知医生。
预防短肠综合征的方法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治疗基础病、避免腹部损伤等。
1.良好的饮食习惯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如生蚝、冰激凌等。
2.积极治疗基础病
人体发生肠扭转、肠梗阻、小肠癌等疾病时,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预防短肠综合征的发生。
3.避免腹部损伤
人体平时还应该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腹部出现损伤,从而导致其小肠肠管受损,引发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1.叩诊
医生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叩诊检查时,可发现其腹部鼓音面积大范围减少。
2.听诊
医生对患者进行听诊检查时,可发现其存在肠鸣音亢进的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可发现其存在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计数减少等贫血的表现;短肠综合征导致患者发生缺铁的情况时,其还会出现平均红细胞容积降低的情况。
2.电解质检查
患者进行电解质检查时,可发现其存在钠、钾、钙、镁等多种离子降低的情况,患者可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
3.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检查
医生对患者体内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浓度进行检查时,可发现其上述营养物质的浓度降低。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医生可对其小肠的长度、肠管扩张、肠梗阻、肠蠕动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2.CT和(或)磁共振检查
患者进行CT和(或)磁共振检查时,医生可准确测量其小肠的长度、直径等,对其病变的程度进行判断。
3.消化道造影检查
患者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时,能够准备测量<75cm的小肠及小肠肠腔的直径,方便医生确定其小肠的病变范围。
四、特殊检查
患者进行骨密度检查时,医生能够根据其骨密度更好地指导患者对维生素D以及钙质的补充,防止其发生骨质疏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