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主要是指患者肾脏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肾结核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肾结核主要是肺结核血行播散引起的,居住环境较差、患有慢性疾病等原因可诱发本病。患者发生肾结核的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腰痛等不适症状。若不及时控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则会引起挛缩膀胱、对侧肾积水、肾衰竭等并发症。
肾结核的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痛等。
1.尿频
患者发生肾结核的情况时,结核分枝杆菌可不断在肾脏部位繁殖,对肾脏组织造成刺激,引起尿频症状。
2.尿急、尿痛
患者未及时控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膀胱壁受到侵犯时,可造成膀胱黏膜损伤,使其出现尿急、尿痛等症状。
3.血尿
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肾脏部位的毛细血管,造成毛细血管损伤时,血液可与尿液混合排出体外,形成血尿。
4.腰痛
肾结核导致患者继发肾周感染,引起肾盂积水、输尿管堵塞时,可造成肾脏异常扩张,引发腰痛症状。
肾结核可能是肺结核血行播散引起的,居住环境较差、用药不当等原因可诱发肾结核。
一、基本病因
患者患有肺结核时,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的途径进入肾脏,肾小球和肾小管可受到侵犯,形成结核病灶,导致肾结核发生。
二、诱发因素
1、居住环境较差
患者长期生活在通风环境较差和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中时,大量病原菌可在该环境中滋生、繁殖,侵犯机体,诱发肾结核。
2、用药不当
患者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无法抵抗病原微生物侵犯,造成肾结核的患病风险增加。
肾结核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有结核病病史,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应警惕肾结核发生,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2.病情加重
随着患者病情发展,导致其出现血尿、腰痛和局部肿块等表现时,需要到医院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减轻病情。
3.引起并发症
肾结核治疗不当,引起双侧肾积水、肾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当立即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减轻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肾结核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患病期间应该生活在安静、整洁的环境中,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吡嗪酰胺片等药物,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促进肾结核康复。
3.手术治疗
肾结核导致患者出现肾积水的情况时,应该进行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等手术,切除部分和全部的肾组织,防止肾功能损害加重。
肾结核日常应注意合理膳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病情监测等。
1.合理膳食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适当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大豆、鱼肉、菠菜、莴笋等,有助于保证饮食营养丰富。
2.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病情处于急性期时,应该卧床休息,保持屈曲位,尽量不要保持直立的状态,防止肾结核加重。
3.病情监测
患者接受治疗后,应该注意腰痛、尿痛等症状是否好转,按照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肾结核的方法有及时接种卡介苗、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加强体育锻炼等。
1.及时接种卡介苗
人体出生后,应该按照接种程序接种卡介苗,避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防止发生肾结核的情况。
2.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
结核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人体平时应当注意避免与结核病患者接触,以免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导致肾结核发生。
3.加强体育锻炼
人体平常需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进行慢跑、爬山等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降低肾结核的发病率。
肾结核的诊断方法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1、触诊
医生对患者进行触诊检查时,可能会在肾脏部位触摸到肿块,有助于诊断肾结核。
2、叩诊
医生叩击患者的肾脏部位时,易出现肾区叩击痛,能够帮助了解病情。
二、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患者进行尿液检查时,可发现其尿液呈酸性,尿蛋白为阳性,尿液中存在较多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提示存在病原菌感染的情况。尿抗酸染色涂片检查一般能够找到抗酸杆菌,可以帮助诊断肾结核。
2、尿结核杆菌培养
患者对尿液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时,通常能够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从而诊断肾结核。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能够显示肾脏的结构,易发现钙化灶、强回声影等表现,可以确定病变的部位,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肾积水、膀胱挛缩等并发症。
2、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肾脏存在局限性病灶、点状钙化影或广泛钙化病灶,有助于明确病变的范围。
3、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能够确定病变的程度,该检查显示患者一侧肾功能正常,另一侧无肾功能,未出现显影,结合尿液检查则可以确诊肾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