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胸是指胸骨形如鸡胸脯的胸壁畸形。
鸡胸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胸廓畸形,通常表现为胸骨前凸出,常伴有两侧肋软骨和肋骨凹陷,因其外观犹如鸡或鸽子的胸脯,所以称为鸡胸。鸡胸好发于儿童,90%以上出现在11岁以后的儿童群体中,且以男童居多。鸡胸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钙磷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胸廓畸形,部分患者因胸廓狭小,导致心肺功能受到影响,可出现气促、乏力以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表现,有些患者因身体外观改变,还可出现自卑、焦虑等精神症状。
鸡胸主要表现为胸廓畸形,部分患者可出现气促、乏力或自卑、焦虑等症状。
鸡胸的患儿在早期,因腹胖、腹大不容易被发现,通常在五六岁以后才逐渐被察觉。该病主要表现为胸廓前凸畸形,比如胸骨弓状前凸型鸡胸,胸骨体向前凸起,肋软骨向后、向下坍塌,两侧对称;非对称型鸡胸可表现为胸骨和两侧肋软骨向前凸起的程度不同,一侧较高、一侧较低。另外,部分严重的患者因胸廓前后径加长,导致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可出现气促、乏力等症状;还有些患儿因胸廓外观畸形,可出现精神负担,表现为自卑、焦虑等精神症状。
鸡胸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遗传因素、钙磷代谢障碍等有关。
1、先天发育异常
胎儿或婴幼儿时期,如果下部肋骨和肋软骨发育过快,胸骨发育速度较慢,导致发育不平衡,可能就会造成鸡胸;膈肌发育异常,反向牵拉胸骨下部,导致胸骨中央部向前凸起,也可形成鸡胸。
2、遗传因素
有研究表明,先天性鸡胸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大约有20%-25%的患者具有家族遗传病史。
3、钙磷代谢障碍
当儿童因维生素D摄取不足、钙缺乏导致钙磷代谢障碍时,可影响骨骼的钙化和发育,使肋骨内陷、胸骨突出,从而形成鸡胸。
当孩子出现胸廓外形异常时,家长应带其前往医院就诊。
鸡胸好发于儿童,在早期因腹胖、腹大不容易被发现,通常在五六岁以后才逐渐被察觉。该病主要表现为胸廓前凸畸形,比如胸骨前凸、两侧肋骨塌陷、两侧肋软骨不对称等,部分患儿因心肺受到挤压,可能会出现呼吸功能受限的症状;另外,因胸廓畸形影响美观,有些患儿还可出现较重的心理负担,表现为自卑、焦虑、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胸廓外形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带其前往医院就诊,以尽早诊断,通过相应的措施,来缓解不适症状,改善外观。
对于鸡胸患者而言,轻者多采取补充营养、运动矫形等保守治疗,重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胸骨畸形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比如加强营养,多进食富含蛋白质、钙质丰富的食物,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多晒太阳、多做户外运动,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3岁以前的患儿可使用矫形背心加压治疗。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且畸形程度严重的患者,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以解除心肺受压的症状、改善胸廓外观、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常用手术方式包括胸骨沉降术、胸骨翻转术以及鸡胸微创手术。
鸡胸患者平时应注意加强营养、多做户外运动,并做好病情监测等。
1、加强营养
平时应多进食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豆制品、牛奶、鸡蛋等,以补充骨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多做户外运动
平时加强户外运动、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有助于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保证骨骼的生长。
3、做好病情监测
保守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胸廓畸形的程度和心肺功能,如出现乏力、气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手术矫正的患者,若出院后发生伤口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时,也需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一般可以通过加强营养、补充药物以及多做户外运动等来预防鸡胸的发生。
怀孕期间,孕妇应保证营养均衡,多进食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豆制品、蛋类、牛奶等,在孕晚期后,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钙剂等药物,预防胎儿发育期间出现骨骼发育异常等问题;新生儿时期要保证足够的奶量,并在出生半个月后,每日补充维生素D或鱼肝油,一直到2-3岁,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一些钙剂。另外,稍大一些的儿童,还应进行1-2小时的户外运动,保证充足的日晒时间,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和吸收,从而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
鸡胸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1、体格检查
鸡胸主要表现为胸廓畸形,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胸廓外观进行检查,一般可以做出诊断,同时还能够初步判断胸骨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实验室检查
部分鸡胸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的情况,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判断身体状况。
3、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以清楚显示胸骨的畸形程度,从而有助于判断鸡胸的类型;CT扫描可有助于评价鸡胸的对称性、凸起程度、心肺影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