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腹腔内会有少量液体,有润滑肠道的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腹腔内液体容量会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
腹腔积液根据类型可分为漏出性、渗出性、血性等。漏出性腹腔积液多见于营养不良、肝硬化、心脏衰竭等;渗出性腹腔积液则多见于细菌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等;血性腹腔积液则与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肝外伤性破裂、宫外孕等因素有关。
出现腹腔积液的患者日常要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饮食上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
腹腔积液患者会有腹胀、腹痛、原发病症状等。
1、腹胀
当腹腔内渗出液或漏出液增多时患者会有腹胀的现象。
2、腹痛
腹腔积液性质不同,腹痛的性质及程度也会有变化,漏出性腹腔积液多为全腹胀痛;渗出性腹腔积液多表现为全腹或局部钝痛;癌性腹腔积液多表现为隐痛,疼痛呈进行性加重;脏器破裂造成的腹腔积液则多为局部剧痛,随后累及全腹。
3、原发病症状
肝硬化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会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低热、肝区不适等症状;肾病患者会有尿少、血尿、全身浮肿、贫血等症状;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出现腹腔积液时患者还会有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腹腔积液分为漏出性腹腔积液、渗出性腹腔积液和血性腹腔积液,不同的类型发病原因有所区别。
1、漏出性腹腔积液
重度营养不良、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静脉栓塞等原因可导致漏出性腹腔积液。
2、渗出性腹腔积液
渗出性腹腔积液多是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因素等发病机制造成的,常见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胰源性腹膜炎等疾病。
3、血性腹腔积液
血性腹腔积液常见于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机体内脏器官破裂,如肝外伤性破裂、肝动脉瘤破裂、肝细胞癌结节破裂等。
出现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压痛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1、腹部膨隆
当患者发现自己腹部呈鼓状、球状、蛙腹状改变时需要及时就医。
2、腹壁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腹腔积液会导致患者有腹壁静脉曲张的现象,患者还会伴有肝掌、蜘蛛痣、黄疸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3、腹部压痛
患者发现自己腹部膨隆伴有柔韧感,腹壁按压有疼痛时需要及时就医完善检查,不能排除腹腔积液的可能。
腹腔积液治疗方式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穿刺引流以及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腹腔积液患者需要限制水、钠摄入,以免加重腹腔积液,饮食需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为主。
2、药物治疗
使用螺内酯、氨苯蝶啶、呋塞米等保钾和排钾利尿药进行治疗,减少腹腔积液容量。伴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需要定期输注血浆、血清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3、穿刺引流
经过限制水、钠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难治性的腹腔积液,可以通过穿刺引流的方式放出腹腔积液。
4、手术治疗
可以通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肝移植手术等方式治疗。
腹腔积液需要注意调整饮食、避免腹内压剧增、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等。
1、调整饮食
腹腔积液患者需要控制水、钠摄入,因此日常应减少咸肉、酱菜等食物摄入,可以多吃鱼、虾、肉、蛋等高蛋白食物,还可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量。
2、避免腹内压剧增
有大量腹腔积液的患者日常应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以及用力排便,以免腹压骤增加重病情。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要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不适反应。每日测量腹围、体重,还要保证穿刺部位敷料清洁、干燥;
腹腔积液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通常会合并其他疾病发生,如肝硬化、心力衰竭、结核性腹膜炎等,因此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有助于预防腹腔积液的发生。
正常人群日常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避免吸烟,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户外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降低疾病发生几率。同时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长时间摄入重油、重盐食物,以免造成水、钠潴留。情绪紧张时要学会自我调节,以免长时间处于不良情绪中。
当发现自己有腹壁膨隆、厌食、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腔穿刺等方式诊断是否存在腹腔积液。
1、体格检查
除腹部弥漫性膨隆,医生会检查患者是否存在面色晦暗、皮肤黄疸、周围水肿、消瘦、恶病质等原发疾病的症状。
2、实验室检查
通过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可以判断腹腔积液的生成原因。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腹部CT检查、腹部X线检查等可以了解肝脏大小、脾大小、胰腺、腹膜以及腹水多少等情况。
4、腹腔穿刺
通过腹腔穿刺采集腹水,进行生化检查,可以帮助诊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