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在临床上称为尿道外伤,尿道外伤一般是指各种原因造成尿道黏膜或深层结构损伤的一种疾病。
尿道外伤好发于男性患者,外伤常见的部位是尿道球部和膜部。尿道外伤可能是外界暴力、医学治疗操作、化学物质刺激等原因造成的。患病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道出血、下腹部疼痛、排尿困难、漏尿等不适症状,若不及时修复损伤的尿道,则会发生尿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尿道损伤的专业术语是尿道外伤,尿道外伤的症状有尿道出血、局部疼痛、排尿困难、漏尿等。
1.尿道出血
外力作用于患者的尿道部位,引起尿道外伤时,可能会造成局部血管损伤,导致其出现尿道出血的症状。
2.局部疼痛
尿道外伤引起骨盆骨折,导致尿液和血液渗出,对患者盆腔内的组织造成刺激时,可能会引发下腹部疼痛的症状。
3.排尿困难
尿道外伤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时,可能会造成尿道管腔狭窄,尿液无法从正常的路径排出,患者可表现为排尿困难。
4.漏尿
患者尿道损伤的部位与皮肤、直肠、阴道等组织相通,形成尿瘘时,可导致其出现漏尿的症状。
尿道损伤指的是尿道外伤,尿道外伤可能是外界暴力、医源性操作、化学物质腐蚀等原因造成的。
1.外界暴力
交通事故或锐器刺破皮肤时,尿道部位可能会承受巨大的暴力,导致尿道外伤,同时可合并直肠和膀胱损伤。
2.医源性操作
患者多次进行膀胱镜、输尿管检查或前列腺、阴茎手术时,可能会损伤尿道组织,引起尿道外伤。
3.化学物质腐蚀
患者的尿道内误注入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细胞毒性药物时,可能会腐蚀尿道黏膜,造成尿道外伤。
尿道损伤一般是指尿道外伤,尿道外伤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外伤后出现尿道出血、漏尿、排尿困难等不适症状时,应该考虑尿道外伤,需要尽早去医院通过检查诊断。
2.病情加重
尿液渗入患者的膀胱、盆腔等部位,引起继发感染,导致其出现发热、乏力等表现时,应当立即到医院控制感染。
3.引起并发症
尿道外伤未经及时治疗,导致尿道狭窄、尿瘘等并发症发生时,应该立刻去医院进行全面的治疗,促使尿道外伤恢复。
尿道损伤又称为尿道外伤,尿道外伤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度,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对伤口的恢复有帮助。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等药物,避免细菌滋生,防止出现继发感染的情况。
3.手术治疗
患者应该进行经腹会阴后尿道修补吻合术、膀胱造瘘术等手术,以便尿液能够正常排泄,避免发生腹腔感染的表现。
尿道损伤即尿道外伤,尿道外伤日常应注意病情监测、适当运动、加强皮肤护理等。
1.病情监测
患者应该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以及排尿时长,如果突然出现尿液颜色改变、排尿费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2.适当运动
患者平时需要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久坐或久站,进行盆底肌训练,有助于改善盆底肌的功能,提高排尿和控尿功能。
3.加强皮肤护理
患者还应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排空尿袋或更换尿袋,以防发生感染的情况,导致尿道外伤持续加重。
尿道损伤的医学名称是尿道外伤,预防尿道外伤的方法是注意出行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等。
1.注意出行安全
患者骑车或开车时应该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骑跨伤或交通事故,防止出现尿道外伤的情况。
2.提高安全意识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当提高安全意识,进行高空作业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以免发生高空坠落的情况,导致尿道外伤。
3.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患者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时,应该尽量减少膀胱镜、输尿管镜等操作,避免引起医源性损伤,预防尿道外伤。
尿道损伤是尿道外伤的别名,尿道外伤的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患者可以通过视诊和触诊了解有无皮肤瘀斑、下腹部或会阴部肿块等症状,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尿道外伤的情况。
二、实验室检查
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能够根据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判断有无出血的情况,根据白细胞计数,则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继发感染的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检查能够清楚地显示患者的骨组织结构,可以判断其是否存在骨盆骨折的情况。
2、膀胱镜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膀胱镜检查观察有无尿道损伤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但是容易加重病情。
3、逆行尿路造影
逆行尿路造影检查能够显示尿道损伤的部位以及损伤的程度,患者进行该项检查可以确诊尿道外伤。
四、特殊检查
医生对患者导尿时,如果能够一次性导入,则表示尿道无外伤或损伤的程度较轻;若多次插尿管失败,一般提示存在尿道断裂或裂伤的情况,可以初步筛查尿道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