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脑部引起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颅内存在血管、脑膜、脑实质等,若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急性炎症、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病变,统称为颅内感染,较为常见的有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发病后可出现高热、乏力、精神萎靡、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认知障碍,若不及时治疗,后期可出现癫痫、智力障碍、脑积水等后遗症。
颅内感染可能出现发热、肢体乏力、头痛、呕吐、认知障碍等症状。
1、发热
致病菌进入体内后,会释放毒素,刺激免疫中枢,产生内源性致热物质,导致体温中枢功能紊乱,出现发热,可呈高热。
2、肢体乏力
若体温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机体代谢增快,氧气消耗增多,肌肉会生成酸性物质,引起肢体酸痛、无力。
3、头痛
病原体侵犯脑膜、血管、神经等,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较为剧烈。
4、呕吐
颅内压增高,患者出现眩晕、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喷射样呕吐。
5、认知障碍
若病情长期未得到控制,神经出现损伤,引起功能紊乱,患者可出现认知障碍,伴有异常行为。
颅内感染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引起。
1、细菌感染
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在接触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时,易受到感染,导致发病。
2、真菌感染
进食霉变食物、不洁性交等,可能导致机体感染曲霉菌、酵母菌、念珠球菌等,引起颅内感染。
3、病毒感染
若与乙脑、麻疹等患者进行密切接触,可能会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麻疹病毒等,引起颅内感染。
4、寄生虫感染
进食污染食物或接触被污染的水源,食物与水中的寄生虫可进入人体,导致发病。
颅内感染的就医指征有出现高热头痛症状、出现呕吐、肢体出现抽搐、精神行为异常等。
1、出现高热头痛症状
体温大幅增高,且未自行恢复,自觉头痛、头晕,需要积极就医。
2、出现呕吐
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后症状未出现好转,甚至出现喷射样呕吐,需要及时就诊。
3、肢体出现抽搐
肢体肌肉抽搐,自身难以控制,颈部僵硬,需要尽快前往医院诊治。
4、精神行为异常
思维迟缓,注意力下降,自身感觉减退,出现异常行为,需要立即就医诊治。
颅内感染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控制病情发展。
1、一般治疗
出现高热者应进行物理降温,期间监测血压、心率等体征变化,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出现水电解质失衡。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者使用万古霉素、氯霉素等控制感染,真菌感染者使用氟康唑、两性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若为病毒性颅内感染,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进行抗病毒治疗。
3、手术治疗
若颅内压持续增高,或出现脓肿,可进行穿刺吸脓、切开引流,帮助降低颅内压,避免神经损伤加重。
颅内感染日常应注意饮食、科学运动、加强卫生护理、保持情绪稳定等。
1、饮食
日常饮食需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禁止饮酒,以防刺激血管扩张,加重不适。
2、科学运动
在医生建议下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恢复。
3、加强卫生护理
保持室内卫生通风,定期消毒,长期卧床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清理排泄物,避免引起褥疮。
4、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加强自身对疾病的了解,增强治疗信心。
颅内感染可通过加强卫生教育、科学运动、避免接触相关患者、接种疫苗等方式进行预防。
1、加强卫生教育
科普基础卫生知识,居住场所定期消毒通风,避免污水堆积,减少蚊虫滋生。
2、科学运动
日常适当进行健身运动,增强自身体质,降低感染的风险。
3、避免接触相关患者
避免接触乙脑、麻疹等患者,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以防吸入致病原。
4、接种疫苗
接种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预防病毒感染。
颅内感染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
1、体格检查
出现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体征,伴有高热、呕吐等表现,患病可能性较大。
2、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若发现血液、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且脑脊液压力增大,脑脊液培养结果呈阳性,可做出诊断。
3、影像学检查
进行颅脑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可观察脑部损伤情况,明确病变的部位、面积,了解病情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