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常常指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在人体表面静脉,通常可以自行缓解,但炎症也有可能会蔓延至深静脉引起深静脉血栓及并发症。
静脉炎的发病原因与静脉治疗操作,如输液、静脉置管、手术以及应用刺激性药物等因素有关,还有可能是静脉腔中血液瘀滞或是血液高凝等因素造成的静脉曲张引起的。患者通常表现为沿静脉走形区域出现疼痛,伴有条索、结节等表现,局部还会有红斑。
患者日常应该适当进行步行锻炼,避免久坐久站,要适当抬高患肢以防血液淤积。
大部分静脉炎患者表现为典型的单纯性静脉炎伴血栓形成的症状,分为轻症及重症,不同的类型表现症状有所差异。
1、轻症
轻症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沿浅静脉走形区域皮肤会发红或是伴有色素沉着。个别患者会因为伴有细菌感染出现皮肤颜色改变或皮肤、皮下溃疡。通常患肢没有水肿,且没有全身症状。
2、重症
表现为患肢肿胀伴有明显疼痛,皮肤会呈暗红色,有明显的浅表静脉扩张。当血栓脱落随着血液流动,还会引发血栓栓塞问题。
静脉炎的病因与静脉操作、化学因素刺激以及静脉曲张等有关。
1、静脉操作
输液、静脉穿刺部位不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可能会撕脱、损伤静脉,还会引起微生物感染,导致静脉出现感染性炎症。
2、化学因素刺激
药液稀释不足、输液溶质浓度过高等因素会导致血管受到创伤,可引起静脉无菌炎症。
3、静脉曲张
曲张的静脉腔中血液瘀滞会引起缺氧形成血栓,会诱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静脉炎通常是自限性疾病,轻症者可自行痊愈,无需就医。如果症状不缓解,伴有局部肢体肿胀、疼痛、发热时需要及时就诊血管外科。
其次,患者有肢体局部发红,局部浅表静脉出现条索状突起、变硬、疼痛、压痛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另外,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若发现患肢有明显的肿胀、触痛,还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就医完善肺动脉血管CT检查,排除血栓脱落、肺栓塞的可能。
建议日常避免长时间站立、坐着,可以适当的走动,以免血液长时间聚集在腿部。
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无血栓的浅表静脉炎患者需要适当多参加运动,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静脉炎患者需要制动,避免活动,以免血栓脱落。
2、药物治疗
合并皮肤溃疡、淋巴感染时可以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头孢菌素、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使用布洛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药物止痛。存在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可以使用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配合治疗。
3、手术治疗
下肢浅静脉血栓侵及深静脉时可以通过高位结扎术或大隐静脉剥脱术等方式治疗。
静脉炎的日常要注意调节饮食、补充水分、保证衣物宽松、监测病情等。
1、调节饮食
日常避免吃辛辣、刺激、粗糙的食物,注意戒烟、戒酒。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饮食营养全面。
2、补充水分
每天保证饮水量,至少饮用1500-2000ml水分,以免血液黏稠。
3、保证衣物宽松
避免穿紧身衣、紧身裤,应选择宽松的衣物款式,以免影响静脉回流。
4、监测病情
诊断后的7-10天左右需要进行复查随访,判断疾病是否进展;使用药物治疗的时候还要定期随访检查血凝水平。
注意调节情绪、适当活动、遵医嘱服用药物以及积极接受抗凝治疗等方式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病率。
1、调节情绪
避免长时间处于精神抑郁、过度紧张以及疲劳的状态。
2、适当活动
避免久坐、久站、久卧,要适当的起身活动,以免影响静脉回流。
3、遵医嘱服用药物
服用避孕药的人群要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因为不恰当服药导致血栓形成。
4、积极接受抗凝治疗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生成血栓的患者需要根据病情预防性接受抗凝治疗。
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可以诊断是否存在静脉炎。
1、体格检查
通过医生视诊、触诊明确浅静脉走形区域有没有红肿、硬结、压痛等症状做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可以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感染、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等。
3、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检查方式有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方式,可以观察静脉壁有无增厚,判断是静脉是否存在血栓、血栓范围等;静脉造影是检查静脉疾病的金标准,还能判断静脉瓣膜功能。疑似肺栓塞的患者还要完善肺动脉血管CT、通气灌注扫描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