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之一,是指颈动脉与椎动脉颅外段、锁骨下动脉等血管部位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长期吸烟、肥胖等。大部分颈动脉斑块患者无明显症状,但是当血管发生严重狭窄时,可引起头晕、记忆力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当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时,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随着病情进展,发生心律失常、脑卒中等并发症。
颈动脉斑块患者可出现颈动脉血管杂音和缺血症状。
1、颈动脉血管杂音
在进行体检时,可发现颈动脉狭窄部位出现颈动脉血管杂音。
2、缺血症状
当颈动脉狭窄严重时,可导致各个组织器官缺血,引起相应的症状,比如脑部缺血,表现为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眼部缺血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黑曚、偏盲等;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偏瘫等,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昏迷症状。
颈动脉斑块与血流动力学因素有关。由于血流动力学因素,血流容易在颈动脉部位形成涡流,长此以往会损伤颈动脉内膜,而血小板、脂质等成分可在受损部位沉积,逐渐形成颈动脉斑块。其次,年龄增加、长期吸烟、身体过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因素,可增加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几率。
因此,颈动脉斑块患者,除了需要治疗颈动脉斑块外,还需要积极治疗诱因,以免病情反复发作。
当患者出现头晕、看东西模糊、身体没有力气等症状时,可以去医院神经外科就诊。
医生会先进行体格检查来初步判断病情,比如查看患者表情状态、语言、意识、运动功能等。同时会借助听诊器,查看颈动脉是否有杂音。之后会通过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颈动脉超声、CT血管成像等明确诊断。
如果患者被确诊为颈动脉斑块,可以采取降糖、降压抗血小板凝集等药物以及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控制病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
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在饮食方面应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肥肉、动物内脏等食物。同时要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
2、药物治疗
对于合并高血压的颈动脉斑块患者,应服用降压药进行治疗,比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颈动脉斑块患者,应给予格列奈类、磺脲类、双胍类等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需要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颈动脉斑块导致血管严重狭窄,影响了脑部正常供血,则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比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等。
颈动脉斑块的日常注意事项有进行饮食调理、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等。
1、进行饮食调理
在饮食方面应以低脂肪食物为主,尽量避免食用肥肉、烤鸭、炸鸡、猪肝、猪心等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尽量少吃腌制类食物,比如咸菜、咸肉等。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比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能够增强自身体质,并且可以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
3、保持心情舒畅
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颈动脉斑块的预防方法有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方式、积极治疗容易引起颈动脉斑块的疾病等。
1、坚持体育锻炼
每天进行规律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单车等,能够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对于预防颈动脉斑块有一定的帮助。
2、养成良好的饮食方式
饮食方面以低脂、低盐食物为主,可以吃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尽量避免食用肥肉、咸菜、咸肉等食物。
3、积极治疗容易引起颈动脉斑块的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可诱发颈动脉斑块,如果患者存在这些疾病应及时进行治疗。
颈动脉斑块诊断方法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比如查看语言、意识、面部是否对称、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同时会进行眼底检查和颈动脉听诊。
2、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检查方式有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等,能够排除其他疾病,有助于诊断颈动脉斑块。
3、影像学检查
比如颈动脉超声、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等,能够明确诊断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