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其实是指肝脏内大量的动静脉血管畸形构成的团状物,是较为常见的肝脏原发性良性肿瘤。
肝血管瘤按照瘤体大小可以分为三级,瘤体小于5cm时称为小血管瘤;瘤体直径在5-10cm之间称为大血管瘤;瘤体直径大于10cm称为巨大血管瘤。其次,肝血管瘤根据含纤维组织多少可以分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上多数肝血管瘤不会有明显症状,因此多在影响学检查中被无意发现。
多数肝血管瘤患者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当瘤体较大或者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时会出现腹部包块、上腹部隐痛、餐后饱胀等症状。其次,若肿瘤压迫到食管下段,可能会造成吞咽困难;压迫到胆道时,可能会引起胆汁淤积、黄疸等症状;如果压迫到膈肌,则可能会导致呼吸不畅。
对于无任何症状的肝血管瘤,通常以随访观察为主,无需特殊治疗。针对有症状的肝血管瘤,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其切除。
肝血管瘤的病因包括先天发育异常、激素水平升高、感染等。
1、先天发育异常
如果在胚胎时期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则容易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水平升高
当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后,可能会导致多种良性肿瘤发生和发展,包括肝血管瘤。
3、感染
若肝内毛细血管受到感染,则毛细血管可能会扩张成空泡状,而且其周围血管也会充血、扩张,继而会导致区域性血液滞留,从而引发肝血管瘤。
如果体检时做影像学检查后提示存在肝血管瘤或者平时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食欲减退、嗳气等症状,则应该尽快前往医院的肝病科进行就诊,医生通常会先对患者进行基本的全身体格检查,随后会嘱咐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超声、磁共振成像、CT、动脉造影等检查,从而明确诊断肝血管瘤,并且观察肝血管瘤的发展情况。
由于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生长比较缓慢,而且通常无恶变倾向,因此确诊后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要定期复查即可,不用特殊处理。
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如果肝血管瘤体积较小,且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则暂时无需特殊治疗,平时可以定期就医复查,观察瘤体变化情况。并且避免过度劳累、熬夜或者饮酒、吸烟等,防止加重肝脏负担。
2、手术治疗
当肝血管瘤体积迅速增大或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可以做手术将其切除,主要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
3、其他治疗
部分患者也可以考虑通过动脉栓塞疗法、射频消融疗法等方法使肝血管瘤萎缩或者消失。
肝血管瘤的日常注意事项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腹部受到撞击、坚持复查随访等。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日常需要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避免过度劳累;还需适当进食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避免过度进食油腻食物,戒烟戒酒,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2、避免腹部受到撞击
患者平时还要保护好腹部,防止腹部受到外力撞击,否则容易造成肝血管瘤破裂出血。
3、坚持复查随访
患者需要每隔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生长速度,以便及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肝血管瘤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可以通过适当运动、避免滥用雌孕激素制剂、做好孕期防护等措施降低肝血管瘤的发生几率。
1、适当运动
日常可以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对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从而避免肝内毛细血管受到感染,以免引起肝血管瘤。
2、避免滥用雌孕激素制剂
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是造成肝血管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避免滥用雌孕激素制剂,将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有助于预防肝血管瘤。
3、做好孕期防护
女性在怀孕期间应该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EB病毒或者接触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等,防止胎儿出生后患有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可以通过临床症状、病史采集、医学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诊断。
1、临床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恶心、嗳气等症状,则说明可能存在肝血管瘤。
2、病史采集
患者就医后,医生一般会先询问是否服用避孕药、是否接受过雌孕激素治疗等问题,随后初步诊断是否患有肝血管瘤。
3、医学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能够对肝血管瘤进行排查;还包括超声、磁共振成像、CT、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能够全方面的观察肝脏部位的情况,从而对肝血管瘤进行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