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是发生在乳腺部位的一种疾病,包括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是女性的常见病,此疾病在男性中少见。乳腺肿瘤的主要表现是乳腺处出现肿块,乳房内可触摸到结节。
良性的乳腺肿瘤包括乳腺纤维性瘤、乳腺错构瘤、乳腺脂肪瘤、乳管乳头状瘤等;而恶性的乳腺肿瘤包括乳腺癌、乳腺肉瘤。
乳房肿瘤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如雌激素过度刺激、遗传、环境、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等。
乳腺肿瘤类型有很多,因此患者表现出的症状有所不同,包括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肉瘤、乳腺癌等,分析如下:
乳管内乳头状瘤
患者乳管内出现瘤体,瘤体上血管壁较薄,易破损出血,会导致患者出现乳头溢液、乳晕部位摸到小结节等症状。
乳腺肉瘤
患者乳腺部位会出现边界清晰的肿瘤,活动度较好,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可看到扩张的静脉。
乳腺癌
随着癌细胞不断增长,肿瘤体积增大,压迫周围组织,会导致乳腺部位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等症状。
不同类型的乳腺肿瘤病因有所不同,如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瘤、乳腺癌等,分析如下:
乳房纤维腺瘤
若患者乳房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过于敏感,会诱发乳房纤维腺瘤。
乳管内乳头瘤
若患者雌激素水平上升,对乳管内皮造成刺激,使其过度增生,会引起乳管内乳头瘤。
乳腺癌
若患者初潮年龄过早、哺乳时间短,可能会增加或者延长体内雌激素的暴露,易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乳腺肿瘤的就医指征包括出现相关症状、存在既往病史、存在原发疾病等,分析如下:
出现相关症状
若患者乳房部位出现肿块,且乳头出流出血液、黄色分泌物,且乳房大小发生改变,需及时到乳腺外科就医。
存在既往病史
若患者既往存在乳房纤维腺瘤、乳腺癌、乳腺肉瘤等疾病,近期乳房部位肿块变大,局部皮肤颜色改变,需及时就诊。
存在原发疾病
若患者本身存在内分泌失调的情况,近期乳房处用手触摸到结节,需及时就医。
乳腺肿瘤可通过药物、手术、放化疗等方式治疗,分析如下:
药物
患者需根据自身病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内分泌治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治疗。
手术
若是良性乳腺肿瘤,可通过纤维腺瘤切除术、乳腺导管解剖术等方式治疗;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可通过腋淋巴结清扫术、全乳房切除术等方式治疗。
放化疗
若是恶性乳腺肿瘤,可通过外部放射疗法、内部放射疗法治疗;同时辅以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等化疗药物治疗。
乳腺肿瘤患者应注意日常生活管理、注意自我检查、注意定期随访等,分析如下:
注意日常生活管理
患者平时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者私自更改药量。其次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出现焦虑、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注意自我检查
患者平时还需用手触摸乳房部位,明确局部是否出现疼痛、肿块等异常,出现异常时需积极就诊。
注意定期随访
患者还需定期到医院做肿瘤标志物、超声、X线等检查,明确疾病控制情况。
乳腺肿瘤可通过避免滥用药物、进行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等方式预防,分析如下:
避免滥用药物
健康人群平时应避免自行滥用或者长期应用雌激素类药物,如己烯雌酚片、尼尔雌醇片等。
进行体育锻炼
健康人群平时还需长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如打篮球、踢足球、跳健美操、游泳、跑步、快走等,有助于降低乳腺肿瘤的发病率。
调整饮食
健康人群还需调整饮食,避免进食过多高脂肪的食物,也不可长期酗酒。
乳腺肿瘤可通过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分析如下:
查体
若患者乳房内有肿块,乳房皮肤隆起或者凹陷,颜色呈橘皮色,同时出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可初步怀疑是乳腺肿瘤。
实验室检查
患者可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可辅助诊断出乳腺肿瘤。
影像学检查
患者可进一步做超声、X线、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病理学检查
患者还需做细针抽吸穿刺、空心针穿刺活检等病理学检查,可明确乳腺肿瘤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