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的从尿道流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提高,可分为多种类型。
女性出现尿失禁通常是由于怀孕、分娩、处于更年期、盆底器官脱垂、子宫切除术等原因引起的;而男性出现尿失禁通常是由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尿路结石等疾病所致。根据尿失禁的病因不同,可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等。
尿失禁的类型有很多,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有所不同,如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等,分析如下:
压力性尿失禁
患者控制膀胱的肌肉功能下降,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等升高腹压的运动下,尿液会不自主流出,尿量较少。
急迫性尿失禁
患者会出现强烈的尿意,且无法控制尿液流出。
充盈性尿失禁
患者通常会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在排尿后,膀胱内依然存在大量残余尿。
不同性别的人群出现尿失禁的病因也不同,如果是女性,一般是由于怀孕、分娩、盆底器官脱垂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怀孕
若女性处于孕期,由于胎儿增长,对膀胱部位造成压迫,会引起压力性尿失禁。
分娩
女性在分娩时可能会导致膀胱神经损伤,或者导致膀胱、子宫脱垂,引起尿失禁。
盆底器官脱垂
若女性盆底器官脱垂,会导致尿道移位或者对其造成压迫,使盆底结构发生改变,会引发尿失禁。
尿失禁就医指征包括出现典型症状、既往病史、存在原发疾病等,分析如下:
出现典型症状
若患者在做打喷嚏、大笑、咳嗽等可导致腹压上升的动作时,尿液不自主从尿道流出,需及时就医。
既往病史
若患者既往存在尿失禁,近期阴部出现皮疹、尿路感染等,需及时到医院泌尿外科就医。
存在原发疾病
若患者本身患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尿路结石等原发疾病,近期出现漏尿的情况,需积极就诊。
尿失禁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进行处理,分析如下:
一般治疗
患者可控制每天的饮水量,避免过量饮水,其次要进行排尿训练、膀胱训练、盆底肌肉训练等。
药物治疗
患者可应用抗胆碱类药物、β3受体激动剂、雌激素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等进行处理。
手术
患者也可根据自身病情,通过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膀胱尿道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等方式治疗。
尿失禁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注意合理运动、做好日常病情监测等,分析如下:
注意饮食
患者应注意避免饮酒,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其次要避免进食辛辣、含糖量高的食物,防止对膀胱造成刺激。
注意合理运动
患者需注意进行合理的运动,如慢跑、凯格尔运动、散步、快走等,避免过量运动,否则易加重病情。
做好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还需记录日常中自身的排尿情况,当病情加重时,需及时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健康体重、避免便秘等方式预防尿失禁,分析如下:
调整饮食
健康人群平时要多食用富含营养元素的食物,如豆制品、奶制品、蛋类等,同时要避免进食含有咖啡因、酒精的饮品,如咖啡、浓茶、啤酒等。
保持健康体重
机体平时还需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爬楼梯等,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避免便秘
机体还需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百香果、油麦菜等,防止便秘,可降低尿失禁发生的概率。
尿失禁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明确诊断,分析如下:
体格检查
患者可到医院泌尿外科进行体格检查,若阴道内存在膨出、排尿后膀胱依然胀大,考虑患者可能存在尿失禁的情况。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患者可进一步做尿液检查、泌尿系统造影、B超、膀胱镜等检查,可初步诊断出尿失禁。
特殊检查
患者还需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盆底电生理检查等,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