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指大肠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其中较为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腺癌,较少见的为鳞癌。
大肠癌的具体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是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造成的。早期大肠癌大多无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腹泻、便秘、血便、黏液便等非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肛门无排气、排便以及腹部包块、乏力、气短等症状。确诊后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
患者日常需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与结肠癌,而结肠癌分为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临床症状会略有不同。
1、直肠癌
直肠癌主要临床症状是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等,与粪块摩擦癌组织、刺激肠黏膜、环状生长的癌肿导致肠腔缩窄等因素有关。
2、左半结肠癌
因为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窄,尤其是乙状结肠迂曲,容易出现肠腔阻塞,引起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肛门无排气或排便等症状。
3、右半结肠癌
因为右半结肠肠腔宽大,早期无明显症状,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会有腹部包块、贫血、消瘦、腹痛等症状。
大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不良生活方式、消化道疾病等有关。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大肠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100%会发生癌变,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发病几率较正常人高出4倍左右。
2、饮食因素
低纤维饮食、高脂高蛋白饮食以及食物中缺少维生素、微量元素或是长时间吃油煎、烘烤的食物,其中含有的甲基芳香胺都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生几率。
3、不良生活方式
长时间吸烟会导致大肠腺瘤的发生,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几率。
4、消化道疾病
患有克罗恩病、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后期患大肠癌的几率会明显升高。
近期出现不明原因的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部不适、便血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消化科完善粪便常规检查及内镜检查等明确病因。
其次,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若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人群需要定期就医复查。如果发现自己腹部有不明原因的包块,伴有食欲下降、腹泻、明显消瘦等症状,也要及时就医。
患者日常需要适当摄入含有优质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食物,有助于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因为大肠癌患者通常会伴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需要保证膳食营养均衡,对于不能进食者,可以通过输液补充营养。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瑞戈非尼等靶向药物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的增殖及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还可以使用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顺铂、奥沙利铂等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减少远处转移的微小病灶,达到治疗目的。
3、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常规开腹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部分早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根治。
4、放射治疗
晚期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新辅助放疗缩小肿瘤,增加肿瘤的可切除性。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是有强烈的保肛意愿的患者,可以通过根治性放疗处理。对于肿瘤局部区域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可以通过姑息性放疗的方式治疗。
大肠癌日常需要注意规范护理造瘘口、调整饮食结构、调节好情绪以及定期就医随访复查。
1、规范护理造瘘口
患者及家属应当学习造瘘口护理技术,更换造瘘袋时需要观察局部是否有红肿、疼痛等症状,更换前需要将皮肤清理干净。
2、调整饮食结构
患者饮食需要以清淡易消化、少渣饮食为主,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羹、碎肉末、果蔬泥等食物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3、调节好情绪
家属及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沟通,重视患者的精神状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及安慰。
4、定期就医随访复查
接受治疗后需要定期就医随访检查血中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指标以及胸部CT、腹部CT、肠镜等项目。
通过优化饮食习惯、适当锻炼、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预防大肠癌。
1、优化饮食习惯
饮食中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有助于预防便秘。
2、适当锻炼
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参加有氧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减少患病几率,如游泳、瑜伽、慢走、太极拳、羽毛球等。
3、定期体检
40岁以上人群可以每5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45-74岁的人群可以每隔2年完善大便潜血试验检查。如果本身有炎症性肠病、大肠腺瘤性息肉,推荐每1-2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通过医生查体、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可以诊断是否存在大肠癌。
1、医生查体
通过直肠指检可明确直肠有无肿块,有助于初步筛查是否存在直肠癌。
2、内镜检查
常见的检查方式有肛门镜、乙状结肠镜、结肠镜,若检查发现有明显异常,可以通过活检获得病理诊断。
3、实验室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有助于筛查大肠癌。癌胚抗原以及糖类抗原199是大肠癌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评估病情及检测复发。另外可结合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后用药指导。
4、影像学检查
通过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以发现结直肠内早期黏膜表浅病变以及中晚期病变。CT检查可以判断大肠癌分期,明确大肠癌外侵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PET-CT则可以同时显示全身情况,筛查肿瘤转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