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切换】
热门城市
  • 北京
  • 上海
  • 深圳
  • 广州
  • 杭州
  • 重庆
  • 南京
  • 武汉
  • 成都
  • 天津
  • 西安
  • 东莞
  • 苏州
  • 佛山
  • 珠海
  • 厦门
  • 济南
  • 郑州
  • 宁波
  • 长沙
  • 昆明
  • 合肥
  • 青岛
  • 无锡
  • 中山
  • 汕头
  • 江门
  • 更多>
网站浏览访问次数:627129
漫生活养老服务平台
养老院、适老化产品、适老化装修、助老上门服务
咨询热线
13342876698
查百科> 中药名著 > 《外科精义》 > 详情

《外科精义》

时间:2024-07-12 18:34:49

  《外科精义》的作者,元代医家、医学博士、御药院外科太医齐德之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宋元时期外科领域的新成就,博采《黄帝内经》以及医学文献中有关诊治痈疽、疮肿之论述,结合个人经验编撰成《外科精义》一书。

  《外科精义》共2卷,全书列医论35篇,选方140余首,系齐德之参考《黄帝内经·素问》《难经》《黄帝内经·灵枢》《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取古今名医诸家方论之中的诊候疮肿之说,简编类次,贯成篇帙。《外科精义》上卷论述疡科疾病的诊断辨证、病证、治则治法、预后等内容;强调脉诊是其显著特色,指出痈疽疾患虽现于局部,但与全身脉证密切相关。在治疗方面,主张内外兼治,提出内消法、托里法、止痛法、追蚀法、针烙法、灸疗法、砭镰法、溻渍法等内外治法及预后护理。《外科精义》下卷列外科常用汤、丸、膏、丹等方,并附“论炮制诸药”“单方主疗”等。

外科精义

  《外科精义》在疡科诊疗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及经验,重视脉诊,强调整体辨证,治法上内外兼用,治疗手法灵活多变,药物剂型丰富多样,注重外科护理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四诊合参,尤其注重脉诊

  元代以前的疡科书籍多不重视脉诊。《外科精义》开篇即说:“脉者,医之大业也。盖医家苟不明脉,则如冥行索途,动致颠覆。夫大方脉、妇人、小儿、风科,必先诊脉,后对症处药。独疮科之流,多有不诊其脉候,专攻治外;或有证候疑难,别召方脉诊察,于疮科之辈,甘当浅陋之名。噫!其小哉如是。”书中接着指出,疮肿之生的病机是“阴阳不和,气血凝滞”,如果不进行脉诊,就不知道“阴阳勇怯,气血聚散”,更难以辨证治疗疾病。《外科精义》中有7篇脉论,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脉学理论融入疡科脉诊,丰富了疡科的脉诊理论。

  《外科精义》对疮肿的辨证,多脉证合参,或以脉测证。如对形气相失证的诊断,体现了脉证合参的重要意义。形气相失,是指病证的内在性质与外在表现相反,此类病证往往病情复杂难辨,预后不佳。对此类病证,该书注重脉证合参,查虚求实。如对疮肿欲发病的辨识,审脉求因,脉浮数,当有内热,故言“应当发热”,但反见恶寒、拘急等寒象,寒热相反,真假难辨。该书强调在诊得脉数的情况下,又有渴甚、局部有痛处的表现,当为真热假寒,判断必发疮肿。

  对于内疮内疽病,由于外证幽隐难窥,更要强调脉诊的重要性。如对胃脘痛发痈与成脓不同阶段的辨治,诊其胃脉人迎:“其脉沉细者气逆,逆则甚,甚则热聚胃口而不行,胃脘而为痈也。若其脉洪数者,脓已成也;设脉迟紧,虽脓未就,已有瘀血也。”

  二、局部与整体并重,详细阐述痈疽辨证

  《外科精义》对痈疽疾病的诊察,既注重局部症状,又兼顾全身症状,常常二者合参,辨证论述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深浅,进而确定痈疽的治疗原则和判断疾病预后。

  疮肿之证虚实多端,有疮肿局部症状之虚实,有脏腑阴阳气血之虚实,在诊察时,既要通过局部症状以辨别疮肿之虚实,又要通过广泛的临床表现来辨别脏腑阴阳气血之虚实。辨局部疮肿之虚实,齐德之认为“肿起坚硬脓稠者”为实,“肿下软慢脓稀者”为虚。在整体的临床表现方面,又把它分作脏腑、气血、上下、正邪来对比观察,所谓“有疮之虚实,有脏腑气血、上下、真邪,各有虚实,故不同也”,如此则论述全面系统,泾渭分明。针对疮肿的虚实不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和其气托里也;实则泻之,疏利而自导其气。”

  在辨别疮肿浅深方面,《外科精义》的作者齐德之认为不能局限于疮肿部位的浅深,重点在于辨识病邪的善恶轻重,这是辨证过程中至关紧要的。从局部而言,根小而浮者浅,根大而牢者深;从整体而言,无全身症状者浅,有全身症状者深。浅者,病邪小而性良,仅在肌肉经脉,不过六腑;深者,病邪甚而性毒,无论疮疡在内在外,其邪已深及五脏。这种局部与整体并重辨证痈疽的方法,至今仍值得借鉴。

  三、内治与外治并重,方剂及剂型丰富

  《外科精义》不但外治手法丰富多样,而且十分重视内治法的应用,体现出内外兼治、整体辨治的思想,主张病有逆从,治有缓急,法有正权,方有奇偶,用有轻重,针对每一病证,常常是根据不同的病发阶段和临床表现,施以不同的内治与外用之法。

  疮肿早期,热毒内壅,气血郁滞,当内服疏散、疏利之药,如漏芦汤、内消丸、化毒丹、五利大黄汤等,同时配合溻贴淋洗外治之法。脓成之后,则外用针烙追蚀、托里排脓之法,同时兼用托里内服之法,使脓出毒泄。脓出疮收,则内用托里补益之药,如内消托里散、茯苓汤、当归托里散等,配合收肌敛疮之外敷。

  《外科精义》方剂及剂型十分丰富,选方140余首,所选之方既有前代经典医书中的方剂,又有自己的经验之方;既有内治之方,又有外敷之剂。内治方从功效而言,大致有解毒散结、疏利通下、消肿止痛、托里补虚、生肌敛疮。外治方剂从剂型而言,大致有溻洗剂、膏贴剂、熨药、喷剂、嗽药、滴剂等,分别适用于疡科不同的病证。

  四、外治法多样,适应证明确

  《外科精义》的外治法丰富多样,主要有砭镰法、溻渍法、针烙法、灸疗法、内消法、追蚀法、托里法、止痛法等,各有其适应证,适用于不同的疮证及发病阶段,总的原则是“疽则宜灸不宜烙,痈则宜烙不宜灸,丹瘤肿毒宜渍之,肿皮光软则针开之”。

  具体适应证为:砭镰法适用于肿起色赤、游走不定者,但不可轻用;溻渍法适用于疮肿初起未溃;针烙法适用于疮痈脓成难出;灸疗法适用于疽瘘发背;内消法适用于肿而未溃,气血郁滞,脓血未聚;追蚀法适用于脓已成而疮口未开,毒气不出;托里法适用于疮肿经久不愈,气血渐衰;止痛法适用于各种疮肿疼痛,但有寒热盛实之不同,当临机应变,不可执方。

  五、重视外科护理,细致入微

  《外科精义》中的外科护理主要包括择医手法、病者自我节克、探视者的宜忌、护理者的护持以及疮肿各个不同阶段的饮食调养等。择医手法指疮肿初起,即使病状至微,也当速求良医;病者自我节克指患病之人当平心静气,饮食有节,不能恣情任性;探视者的宜忌指探视问疾者应谨慎小心,不能刺激患者;护理者的护持指护理者应当仁慈沉稳,勤谨有耐心,不刺激患者,细心调护患者饮食;饮食调理方面指出了患者患病不同阶段的饮食宜忌。

  《外科精义》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疮疡的病因、病机及诊疗方法等,对后世疡科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此书说:“务审病之所以然,而量其阴阳强弱以施治,故于疡科之中,最为善本。”


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有症状出现患者请遵医嘱服药,切勿盲目使用。
扫描二维码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