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明抗生素之前,痈疽等外科感染性疾病是极为凶险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的健康,有些历史名人就是死于痈疽。如秦末的范增、唐代的孟浩然、宋代的宗泽、明代的徐达等。南宋医家陈自明因此感叹:“凡痈疽之疾,比他病最酷,圣人推为杂病之先。”虽然我国最晚在周代就有专门的疡医,其后也出现了相关医学著作,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痈疽的治愈率,“使临病之际,便有所主”,《外科精要》的作者陈自明采摭群言,自立要领,编著成《外科精要》一书。
《外科精要》重点论述了痈疽的诊断、鉴别、灸法及用药等,分上、中、下3卷,共60篇55论。上卷22论,内容包括痈疽的概论、灸法、病因和辨证用药规律等。中卷16论,涉及痈疽的辨证和调护,辨证包括表里、内外、阴阳、浅深、缓急、善恶、顺逆等,内容详尽;调护包括慎起居、节饮食、戒七情,言语中肯,切合实用。下卷17论,论述了用外敷麦饭石膏、神异膏等治疗痈疽,痈疽常见并发症的治疗及善后,洪丞相方用蜞针法等。卷末附有痈疽经验杂方、拾遗及附录1篇。
《外科精要》是较早(有学者认为是最早)以外科命名的专著,开创了外科疾病辨证施治的先河。它要求对外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主张内外合治,不仅内服方剂数量增加,而且外科医疗技术也有很大进步,对后世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外科精要》具有以下特点。
全面论述痈疽的病因病机
一、全面认识痈疽之源。痈疽多生于膏粱之人,因此,陈自明认为食物积毒为痈疽之源。过多摄入肥甘厚味,五脏六腑被热毒熏蒸,肉腐血化为脓,痈疽“多因食物积毒而得之”,这与糖尿病并发痈疮有相似之处。陈自明另立篇章,指出痈疽的另外五源:一是天行;二是瘦弱气滞;三是怒气;四是肾气虚;五是饮冷酒,食炙梗服丹药。
二、精气壅滞不畅是痈疽发生的重要环节。若因七情过度,气血经络壅结而成者,属内因;若六淫外侵,气血受伤,寒化为热,肉腐为脓者,属外因;若服丹石补药、膏粱酒面、房劳所致者,属内外因。
三、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导致痈疽。可以根据所发部位判断“毒”所蓄留的脏腑,发于喉舌者为心之毒,发于皮毛者为肺之毒,发于肌肉者为脾之毒,发于骨髓者为肾之毒,发于下者为阴中之毒,发于上者为阳中之毒,发于外者为六腑之毒,发于内者为五脏之毒。
四、把握痈疽病机的重要环节。一是重视脾胃。脾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海,可促进饮食,以生气血;过食肥甘、热药等导致痈疽,与脾胃运化不利有关,脾胃乃正气之根本,正盛则邪衰,故痈疽治疗当调脾胃。二是重视心脉。痈疽发生的重点在于心脉不通,热毒之气无路发泄,如果心脉流通,毒气有路发泄则不会至内攻,治疗上通心脉之骑竹马灸法即由此而来。三是痈疽之本为寒。《黄帝内经·素问》记载:“阳气凑袭,寒化为热,热盛则肉腐为脓。”陈自明认为痈疽的发生之本在于寒,因此非常注重灸法在治疗痈疽中的作用。
全面总结痈疽辨证虚实
一、根据经络虚实进行辨证。《外科精要》从痈疽的肿势、疼痛、脉象等方面详述了痈疽虚实的辨证要点。肿高掀痛者,邪气实也;漫肿微痛者,真气虚也;不作脓,不腐溃,阳气虚也;脓既出而反痛,气血虚也;肿痛烦躁,脉洪数实,是为五实;脉细皮寒,泻利肠鸣,是为五虚等。
二、全面总结了表里辨证、切脉辨证、阴阳辨证和手法辨脓等辨证方法。陈自明认为,六腑毒发于外属阳为痈、五脏毒蓄于内属阴为疽,并总结了相关证候和脉象特点,指出痈在表易治,疽在里难疗。《外科精要》根据痈疽的肤色、硬度、热与不热3个方面辨析脓的有无,为手法辨脓。疮肿赤色,按之色不变者,此脓已成也;以手按之,若牢硬,未有脓也;若半软牢硬,已有脓也;又按肿上,不热者为无脓,热甚者为有脓。根据痈疽有无脓决定是否切开治疗,此法一直为后世沿用。
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一、分期治疗,注重疗效。陈自明认为痈疽如虎入室,御而不善,必致伤人。故治疗开始就要内外夹攻、制伏毒气不致蔓延,而后“详察定名,是痈是疽,是虚是实,是冷是热,或重或轻,对症用药,无先后次序”,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这种注重疗效、综合考虑的思想与中医“标本缓急”的观念相吻合。陈自明根据痈疽的临床特点将其分为脓未成、脓已成、溃脓,分别施以消其肿、托其毒、补其正气的治则。治疗宜先用内托散,次用五香连翘汤、骑竹马灸法或隔蒜灸法,并明灸足三里穴,以发泄毒。陈自明认为,痈疽未溃,脏腑蓄毒,一毫热药断不可用;痈疽已溃,脏腑既亏,一毫冷药,亦不可用。宜用敷贴之药,闭其毫孔,若热毒便秘,脉沉实洪数,宜用大黄等,以泄其毒,而后选用国老膏、万金散、黄矾丸、远志酒之类治疗。
二、详查证候,对症治疗。陈自明针对痈疽的几个关键证候,进行对症治疗。痈疽发热大渴是毒气炽盛,急用神仙追毒丸(玉枢丹),驱下恶毒;若疮口冷涩难合者,其内白而脓少者是气血俱虚,不能潮运,而疮口冷涩也,每天用艾叶一把,煎汤避风热洗及烧松香烟熏之,或者神异膏外用;若疮口紧小而硬者,此为风毒所盛,合蚣蝎散外用;痈疽已安之后,或未定之际,口舌燥黄如鸡内金黄者,乃肾水枯竭,心火上炎,急用加减八味丸、桑枝煎五味子汤,以滋补之。
三、内外合治,注重香药。陈自明认为,痈疽多为心火滞留之毒所致,艾灸可使心火流通,毒气外泄,故对灸法治疗痈疽极为重视,认为凡痈疽初起,均宜灼艾,有“治疽之法,灼艾之功胜于用药”之说。《外科精要》详细介绍了骑竹马灸法、隔蒜灸法等。骑竹马灸法作用温和,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治疗多数疮疡。隔蒜灸法是取大颗独头蒜切片,置于疽顶,以艾隔蒜灸之。蒜性温味辛,主散痈疽,艾灸之热更可助行药力,故适用于赤肿紫黑毒甚者。灸之理一是通心脉,使热力透达心脉,血脉流通,则上下得通;二是泄毒气,心脉得通,则毒气有路发泄,不致内攻。灸之穴有骑竹马穴、热府穴、痈疽顶部等。灸疗时,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方可停止。灸之禁忌在脑项。灸的同时注重香药的运用,香药能促进气血运行,促进疮疡消散或愈合,饮食调令香美,益其脾土,保养真气。
四、注重痈疽并发症的治疗。陈自明认为,痈疽的并发症有三点:一是实热证候、烦热口燥、咽干、大府秘难;二是泄泻;三是呕逆。若有其中一项者,可投漏芦汤、大黄等药宣热拔毒。若有其中两项者为恶候,不可便归咎于药;若有疑似之间,但服内托散,次以五香连翘汤、沉麝汤,5~7天之后,继之以国老膏等为破敌之需。若有其中三项者,则应明辨是热伏于心还是气虚,因热而呕者,可服内托散;因虚而呕者,宜晨服嘉禾散;若寒热兼有,则可用不换金正气散。
科学判断痈疽预后
陈自明根据痈疽的临床表现,列举了“五善七恶”。“五善”指饮食如常;实热而大小便涩;内外病相应;肌肉好恶分明;用药如所料。“五善”见三,则善,表明体内正气尚强,胃气不虚,预后多良。“七恶”指发渴而喘,眼角向鼻,大小便反滑;气绵绵而脉濡,与病相反;目不了了,睛明内陷;未溃肉黑而陷;已溃青黑,腐筋骨黑;发痰;呕吐。“七恶”见四,则危,表明元气虚弱,毒气内陷,预后多差。陈自明不仅重视整体辨证,还强调对局部症状的辨识,如从痈疽的大小、肤色、硬度、热与不热等方面进行辨析,对症治疗,这种方法在外科临床中沿用至今。
《外科精要》问世后,其学术观点为后世所推崇,推动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朱震亨为之作《外科精要发挥》,熊宗立著《外科精要附遗》,薛己以其所见长之外科学识,对《外科精要》全面校注,详加按释,并附载病案。至今,《外科精要》仍为中医外科的必读之书,足以垂范后世,启迪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