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硫黄为斜方晶系矿物天然硫黄矿Sulfur,或用含硫矿物加工制成。全年均可采挖或加工。采得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倒入模型中,冷后取出。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有药制:凡用四两,先以龙尾蒿自然汁一镒,东流水三镒,紫背天葵汁一镒,粟遂子茎汁一镒,四件合之搅令匀一。坩埚用六一泥固济底下,将硫黄碎之,入于埚中,以前件药汁旋旋添入,火煮之,汁尽为度了。再以百部末十两、柳\末二斤、一簇草二斤,细锉之,以东流水并药等同煮硫黄二伏时,日满,去诸药,取出,用熟甘草汤洗了,入钵中研二万匝,方用(《雷公》)。唐代有研(《千金翼》)、烧灰(《颅囟》)、火炼(《本草图经》)等制法。宋代有“与水银结砂子研细”、“研细水飞”、“滴生甘草水研一伏时”(《圣惠方》);煮制:硫黄三分,水三大盏煮尽,取出(《圣惠方》);酒煮:酒煮令黑色,细研(《圣惠方》);炒制:研,微火上炒 勿令焦(《产育》);煨制:萝卜切去盖剜作瓮子,入硫黄在内,以竹针盖定,正安糠火煨一宿,取出研细(《三因》);煅制:舶上硫黄十两,先飞炼去砂石,秤研为细末,用砂合子盛令八分满水,和赤石脂封缝,盐泥固济(晒)干,露地先埋一水罐子,盛水满坐合子在上,又以泥固济讫,常以三斤火养三日三夜。足加顶火一煅成候冷取药(《药证》);明、清尚有豆腐制:人豆腐中煮三五沸(《医学》);硝石制:一两,透明者同硝石(一两)为末,磁瓦器内慢火炒,用柳木棰搅,不可猛火以伤药力,研极细,名二气末(《要诀》);醋制:醋煮水渍过用(《原始》);猪大肠制:入猪大肠烂煮三时用(《握灵》);寒水石制:硫黄十两研为末,加入寒水石一两,亦研为末,和在一处,以水化之,寒水石化而硫黄不化也,候其水干,然后取出用之(《新编》)。
【现代炮制方法】
1、硫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敲成小块。
2、制硫黄:
①豆腐制:取净硫黄块与适量豆腐同煮至豆腐呈黑色或墨绿色为度,取出,漂净,晾干或阴干。硫黄每100千克用豆腐200千克。
②萝卜制:取净硫黄与萝卜共煮至萝卜烂时,取出,干燥。硫黄每100千克用萝卜40千克。
③猪大肠制:取硫黄灌入猪肠内,煮后晾干。或将硫黄放人生猪肠内,两端扎紧,放热汤中煮3小时,反复3次,每次另换猪肠。
【饮片性状】硫黄为不规则的小块,黄色或黄绿色,具光泽,表面不平坦,微显不同色泽的层状体。较重(密度2.05~2.08克/立方厘米),质酥,轻打可碎(硬度1~2),断面基本与表面同,但颜色更鲜艳。有明显的硫黄气,味淡。制硫黄黄褐色或黄绿色,硫黄臭气不明显。
【质量标准】硫黄含硫(S)不得少于98.5%。
【炮制目的】硫黄味酸性温,有毒。归肾经、大肠经。具有补火助阳通便,解毒杀虫疗疮的功能。
生品解毒疗疮,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需用豆腐制,以降低其毒性,能补火助阳通便,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应用选择】
1、生用
(1)疥癣:常与苦参、雄黄、白芷、蛇床子、花椒等同用,外敷,具有杀虫止痒作用,可用于疥疮湿疹干癣,如一扫光(《处方集》)。亦可本品单味研末,麻油调涂,治疥癣。也可与苦参、蛇床子等配伍,煎汤外洗,有杀虫止痒之功。
(2)汗斑、粉刺:常与雄黄、蛇床子、轻粉、密陀僧等同用,醋调搽敷患处,功能清血化瘀,可治汗斑面痣,紫白癜风,黑白斑痕,雀斑粉刺,如密陀僧散(《外科正宗》)。
2、制用
(1)肾虚气喘:常与附子、肉桂、补骨脂等同用,具有温肾散寒,镇逆定喘作用,用于肾阳衰弱,下元虚冷,肾不纳气,胸中痰壅,上气喘促者,如黑锡丹(《局方》)。
(2)阳痿:常与鹿茸、补骨脂、菟丝子等同用,具有补火壮阳,温肾益精作用,可用于命门火衰,阳事不举,小便频数,腰膝冷痛等。
(3)虚冷便秘:常与半夏、生姜同用,具有温阳通便作用,可用于老年虚冷便秘,或寒湿久泻,如半硫丸(《局方》)。
孕妇慎用,不宜与芒硝同用。
【现代研究】人工制备硫黄和石硫黄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均由斜方硫组成。在人工制备硫黄的衍射图上,特征线较石硫黄的稍弱,余均雷同。石硫黄必含多种共存成分,人工制备硫黄的成分,相对纯净的程度取决于制备工艺。有资料表明,人工制备硫黄含砷量仍有可能高于石硫黄。从硫黄的散剂溶出成分中,可知它并不纯净,各种混入成分在酸、碱介质中的溶出量基本属同一比例。而自然硫中金属成分集中于碱溶,反映了该自然硫中的共存矿物主要是不溶于氯化氢的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
炮制后(萝卜制、熔融法、油炙法)硫黄中As2O3含量显著降低,说明古人通过炮制去毒是有科学道理的。但硫黄的毒性成分是否仅指砷一种,目前的豆腐制对硫黄中砷的含量及其毒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硫黄与豆腐只有在铁锅或铜锅中同煮并与锅底接触时豆腐才会显黑绿色,而当炮制是铝锅、不锈钢的或非金属容器时豆腐不会变绿色。此并非是硫黄与豆腐同煮的过程产生的,而硫黄与铁锅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某种化学反应的结果。黑色粉状物质经X衍射相分析,证明系铁的化合物同硫的混合物,其组分除硫以外,主要是硫化亚铁。硫黄在铜中产生的黑色物质,其化学组分除硫以外,主要是硫与铜的化合物。因此认为对炮制容器及炮制作用还值得研究。
【附】文献摘录:“用芭蕉捣汁煮之后,以甘草汤煮之大无毒。”(《粹言》)“火中熔化,即投入水中去毒。”(《景岳》)“老人风秘,用宜炼服。”(《本草正》)“石硫黄一斤,猪大肠二尺,将硫黄为末,实猪大肠中,烂煮三时,取出去皮……以其大热有毒,故用猪肠烂煮以解之。”(《集解》)“寒水石制硫黄,非制其热,制其毒也。去毒则硫黄性纯,但有功而无过可用之而得宜也。”(《新编》)
【总结】硫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所用的硫黄都为石硫黄,常夹带杂质及带有腥臭气,故要有多种炮制方法提炼精制以达纯净和去毒。现代多用升华硫,杂质中重金属量是少于石硫黄,但据报道钙、镁、铝等杂质,甚至砷量仍较高,用前仍应依法进行炮制。现代是用明代《医学纲目》所载的豆腐煮制法进行炮制。硫黄与皮肤接触后变为硫化氢与五硫磺酸,而起溶解皮肤角质和杀灭皮肤寄生虫作用。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疥虫有杀灭作用。内服后变为硫化物或硫化氢,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兴奋蠕动,发挥缓泻作用,用硫黄治疗老人便秘可能与此有关。本品有毒,对炮制时用过的豆腐应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