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11月23日在“2022中国银行保险业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保险业要立足于保险专业的优势,积极实践养老金融改革的发展任务要求,构建以保险为核心的康养生态模式,为我国养老保障事业发展贡献保险的力量和智慧。
在周延礼看来,如何提高产品吸引力,把庞大的家庭储蓄合理地引导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里,是决定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周延礼建议,一要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二要提供适应性的金融产品。三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四要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在提供适应性的金融产品方面,周延礼认为,一是提高产品收益率。着眼长周期、发挥专业性,发行产品期限为长期或终身的产品,通过长期限负债匹配优质战略资产,通过时间价值实现养老资金稳健增值。二是提高养老产品适配性。把投资者保护工作和适当性问题前置嵌入在产品设计环节,根据客户的投资偏好,提供多种投资策略及产品组合,供客户选择。三是设立默认资产配置制度规则。针对养老金产品持有人的投资知识储备参差不齐的特点,在保证持有人自主选择权的前提下,可以设立默认的资产配置规则,引导持有人科学配置养老资产,实现风险控制与收益的相对平衡。
据周延礼介绍,截至2021年末,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口10.29亿人,基金结余6.4万亿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职工超过7000万人,积累基金4.4万亿元。第三支柱方面,目前真正具有养老属性的保险产品快速增加,为人民群众积累了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养老责任准备金。
周延礼称,这些养老的准备金对做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专属养老保险的试点开展一年来,投保的人数超过25万,其中包括4.7万新产业、新业态的劳动者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养老理财产品已经发行49只,规模也超过了1000亿元。
展望未来,周延礼称,我国的养老金融市场应该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各类金融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的全面发展格局。应进一步增强养老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整合市场各方资源,共同推进我国养老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